|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医务工作者的10个N95口罩的抗疫暖心故事(作者 吕翠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20-8-14 13:1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8-14 13:18:54 2581 0 看楼主


?疫情前, 女儿最要好的同学小凡,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银行,已经快进入大龄青年的她,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同样高学历、高薪的男友小李,男友无论是个人条件和家庭条件,都是那么优越,但是相处一段时间后,小凡却总感觉那不是自己的“菜”,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女儿劝她别太挑了,人无完人,再相处看看。

大概在十一月份,小凡告诉女儿,听他男友透露,武汉那边最近有一种肺炎,传染性很强,红十字会都在组织捐防护物品,口罩都要脱销了,提醒她囤点口罩,女儿和小凡开玩笑说她男友不错嘛!是个细心的小灵通。我却不太相信这个提醒,总认为疫情离我们很遥远,再说了,我和女儿都在医院上班,还能缺了口罩吗?

春节后,冠毒像野草一样蔓延到邳州,口罩一下子真的脱销了,给人们带来了恐慌。邳州也按下了暂停键,原来拥挤的小城已经万人空巷,安静而又凄美,人们都窝在家里无聊地数着大米,可是我和女儿娘俩都硬着头皮去医院上班,天天提心吊胆,担心防护不好把冠毒带回了家。

很快我们单位防护物资出现短缺,医院把最好的防护服和N95口罩留给了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以及医院的定点冠毒收治病区。其余的医护一律戴普通口罩,科室一人一天只发一个,平常按规定一次性口罩四小时更换,上班一天最少也要两、三个口罩。我真的有些自责,没有听小凡男友的提醒,没有囤一包口罩,后悔也晚了,只好把用过的口罩消毒再利用,然后四处托人从韩国高价代购,普通口罩已经涨价到三百多元一包了。

就在这时,被隔离在家的小凡通过层层关口的检查,到医院给女儿送来了十个N95口罩,女儿惊奇而又感动,但是小凡却似乎有难言之隐。

原来这十个N95口罩是她男友送她的,起初她也十分感动,非常时期,送来这么奇缺的口罩,一定是真爱,但是一问男友口罩的来路,男友满脸自豪地说:“拖红十字会的朋友“搞”来的,说过几天还能再“搞”一些来”。这两个“搞”字刺着她的听神经,她震惊地看着男友骄傲的脸,突然心里有一丝丝的鄙视。

小凡说她拿着红十字捐给一线医护的口罩,心里有种负罪感,为了减轻负罪感,送给在医院上班的我们,也算发挥它的作用了。女儿在放射科,虽然天天接触武汉返乡待查的人去拍片子,但是她的同事没有一个N95口罩,她也不好意思戴,其实她也是不想要这种来路不光明的口罩,我也一样,不想招来同事的一连串问号。

没办法,女儿拿来了家,不能白浪费这个资源吧?十个标准的N95口罩,独立包装,在一个非常考究的新档案袋里,好像给一个贪官的贿赂,有点扎眼,我得赶紧想法把它送出去。

经过小区门口,志愿者日夜守护,风雪无阻,他们似乎都戴着不标准的防护口罩,几天也舍不得更换,说话时抓来抓去都起了长长的白毛,好像山羊的白胡须让人忍俊不住,于是我把那十个口罩分送了他们,只是没有告诉口罩的来路。

疫情期间读文章,最常出现的一句话,就是灾难面前最能分清人的善恶和三观。是的,三观不同,终是路人,疫情过后,小凡还是和那个在红十字会搞来N95口罩的男友分了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258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