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护心无难事!“三暖”+“五食”,健康过冬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好合好散 发表于 2020-11-10 11:1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好合好散
2020-11-10 11:16:30 4632 2 看楼主


心脏是身体的“劳模”,一辈子工作不停,每逢进入冬季,都是对这个劳模的年底大考。

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寒冬季节,对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健康问题人群而言,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疾病发作。

如何在起居和饮食习惯这两个方面,更好地在冬季犒赏这位辛勤的劳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个暖”护心脏

在冬季,低温对心脑血管的刺激,是引发心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凡事循序渐进,则能很好地保护好心脑血管和心脏。

01

醒来暖:先醒透再起床



冬日早上温度低,清晨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群在晨醒后不要起得太急,而应躺在床上,用5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否则易导致血压突然变动。所以,在冬日的清晨,不急不忙莫慌忙,伸伸懒腰再起床。

02

洗漱暖:温水洗澡泡泡脚



冬季如果直接用冷水洗脸刷牙会对血管会有刺激,建议用40~45℃的温水,以减轻对血管的刺激

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时间在15~20分钟,这样可以促进足部血管血液循环,也有助于睡眠质量。

同时,洗澡时水温也不要过热,保持在37℃~40℃为宜。过高的温度会增加心脏负担,带来心脏缺血缺氧。

03

如厕暖:穿暖和再如厕

老人晚上习惯起夜,有些人有尿频、尿急症状,晚上突然下地去厕所,膀胱迅速排空,加上受到外界的寒冷刺激,极易诱发低血压,引起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排尿性晕厥。

所以,小固建议大家即便有些尿急,也要慢慢起身,在床边坐上几分钟,穿着暖和,再去上厕所



五类食物养心脏

食疗是养护心脏的好办法,日常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用对心脏有益的烹饪方式,为心脏“赋能”,才能让我们的心脏更健康地过冬。

01.

红色食物:补心血,养心气



中医理论中,心五行属火,比较偏好色红的食物。因此想要养心补心,可以选择喝二红茶,配方非常简单,只有大枣和山楂两味常见的食物。

二红茶做法:取干山楂片15克、去核大枣5枚,每天把这两样东西泡水喝,可以养心气、补心血、化血瘀,平时比较操劳易耗心血的人可以常喝这个茶。

02.

绿叶蔬菜:降低中风风险

绿叶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且并不比水果含量少。国外多项研究表明,绿叶蔬菜摄入量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有关,其中多数研究报告指出,绿叶菜吃得越多,一种或多种心脑血管健康问题发生风险越小,降低风险的程度在11%~51%之间。

而中国的研究也发现,每周多吃两次绿叶菜能把中风的危险降低38%。因此,日常饮食中绿叶蔬菜一定要吃够。

03.

药食搭配:防寒又养心



冬季养生宜多喝热粥,如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这样的养生方式不无道理,粥品健脾养胃好消化,能快速增加热量,如果再加上其他豆类、坚果或滋补养生的食材,养生效果更佳。

比如说养心安神的莲子粥、消积滞的萝卜粥、补脾健胃的栗子粥、补脾养胃的山药粥、补中益气的大枣粥等。

04.

薯类:增加膳食纤维

薯类食物属于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及由此引发的多种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等。可以用薯类代替米饭等作为部分主食,烹调时不要选炸、煎的方式,首选蒸、煮、炖。

05.

限盐:少点重口味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仅在2010年,全球大约165万人因为钠摄入过量而导致致命心血管疾病。1克钠相当于2.54克盐,换句话说,如果这165万人少吃一点盐,或许可以活得更健康。

据统计,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盐摄入量为10.5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人食盐每日小于6克的推荐量。日常尽量避免吃得过咸,多吃清淡的食物才能更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pizhou111 发表于 2020-11-10 11:18:1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pizhou111
2020-11-10 11:18:17 看楼主
每年煮腊八粥,寒冬腊月吃了好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woshissd 发表于 2020-11-10 11:19:4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woshissd
2020-11-10 11:19:41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好合好散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632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