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冬季 手脚凉、关节疼、颈椎疼,艾灸这5穴,打通淤堵、一身轻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86516321 发表于 2020-11-9 13:2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86516321
2020-11-9 13:20:06 3965 2 看楼主
冬天到,气温降,很多人往往会出现手脚凉、关节疼、颈腰椎疼痛等不适,其实这都和气血不通畅有关。中医常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道理。



其实,人体有6个“暖身穴”,冬天常艾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御寒保暖的目的。

一、艾灸大椎——消除全身怕冷
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


中医认为“大椎通阳”,因为这个穴位是督脉与六条阳经的交汇点,大椎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络散寒,这也是缓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另外还可以在洗澡时先用热水冲大椎穴,直到整个头颈后背乃至全身皆觉得温热时,再停歇,沐浴后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觉;或者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分钟,使得穴位处觉得酸胀发热即可。


大椎穴还可以预防调理感冒。如果觉得感冒袭来,出现头晕、头痛、鼻塞、咽痒等前驱症状,可以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或直接艾灸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能帮助身体振奋阳气,抗御外邪。


二、艾灸合谷穴——温暖各关节
合谷穴即老百姓常说的“虎口”,位置在拇、食两指之间凹陷处。像天寒引起的关节炎、肩周炎等都可以通过艾灸合谷穴调理。




三、艾灸足三里——提高耐寒能力
该穴位于外膝盖眼下方三寸(四横指宽),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属于阳明经穴,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对于经络气血的通畅关系重大。如果能每天坚持艾灸此穴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四、艾灸神阙穴——给全身供暖
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经常艾灸神阙穴。





五、艾灸阳池穴—消除上肢怕冷
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这一穴位,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暖和身体,进而消除发冷。尤其冬天,应该多坚持艾灸。



另外可以按压刺激该穴位。刺激时,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建议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


还可以经常按摩,从手掌内侧往上按摩揉搓,到手臂和肩部交接处,再从手臂外侧向下按摩揉搓到手指,连续三次,然后抚摩另一只手臂。因为手臂上有三条阴经和阳经,按摩揉搓手臂可以疏通手臂上的阴经和阳经,调理阴阳不和谐。


六、艾灸涌泉穴——消除下肢怕冷阙穴
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涌泉被称为“接地气”的枢纽。



常艾灸此穴可以调节气血睡眠,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艾灸此穴必然会促使手脚冰凉、下肢怕冷的症状康复。
多灸暖身穴,整个人都暖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DJ666 发表于 2020-11-9 13:20:3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DJ666
2020-11-9 13:20:37 看楼主
谢谢分享啊,我就是颈椎病,然后痛胸椎位置,之前针灸好了很多但是现在又痛了,之前是一处痛现在是左侧肩膀靠脖子位置像被扭到的痛,后来是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了某寳的黄袋子的--邢郎匠--冷敷贴,本来没报多大希望,这一个疗程下来,还别说真的有效果哎,我准备再去囤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william 发表于 2020-11-9 13:22:20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william
2020-11-9 13:22:20 看楼主
最近感觉看东西视力模糊不集中,有时还有点头晕,检查说的是颈椎并严重了啊,我这段时间都睡的圆柱体枕头,感觉没啥效果,心累,结果我闺蜜这次挺靠谱,推荐的黄盒子¥邢郎匠冷敷贴,2周左右,效果明显,相当给力,某寳好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86516321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965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