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怎样煎煮最有效?不是越浓越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低调点 发表于 2020-11-5 11: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低调点
2020-11-5 11:16:44 3603 0 看楼主
在煎药时,有人认为中药汤剂煎煮得越浓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中药汤剂浓度高,不见得效果就好。

汤剂在中药典籍中有“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的记载。这是指汤剂有洗涤、冲杀的作用,对于阴阳明显失调或病程较长的的病证最为适宜。


如何煎好中药汤剂,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如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因此,正确地煎煮汤药对祛病疗疾、充分发挥药效至关重要。


中药煎煮是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而当煎到饮片本身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时,这种扩散运动就停止了。


此时如果再继续煎煮,以求“又浓又少”,不仅药物内的有效成分不会再释出,还可能使非有效成分(如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断溶出,这样会使药液中有效成分因蒸发而减少,甚至在过长的高温中遭到破坏,从而降低药效。





此外,长时间煎药还容易煎煳,过分浓缩的药汁会加重苦味,给患者服药带来困难,服药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因此,为使中药发挥应有的效力,要按常规煎煮一定时间,根据药物的性质,解表药头煎煮沸后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


滋补药头煎沸后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一般性质的药,头煎沸后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各种类型的汤剂均以煎两煎为宜,汤药煎好后,应趁热滤过,榨干,尽量减少药渣中煎液的残留量。


含有挥发成分的药物,如薄荷、苏叶、藿香、佩兰等不需要浓煎,在煎煮过程中防止有效成分挥发,所以必须盖着盖子煎;含有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药及砂仁、沉香等芳香类药,也不需要浓煎。







有些补益药需要浓煎,但具体煎到什么程度,用多大量,需要请中医师根据病情确定,不可擅自加量或延长煎药时间。


有些含皂苷的中药,如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在温度没有达到100℃时就会开始沸腾,出现“假沸”现象,如果此时把药从火上拿下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充分溶解,药效就会受影响,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煎煮中应加以注意。


每次煎好的药汁,滤取量皆不得少于180毫升(约一个碗的九分满)为宜;如果是煎给小孩子服用,由于剂量较少,每次滤取的液量可酌减为120毫升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低调点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60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