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好朋友”是很多女性对月经的戏称。其实,月经真的是女性的“好朋友”,月经能将血液中部分代谢废物带走,一些病菌也会随着血液循环汇集到子宫排出体外。女性一月一次的“排毒”,有益身体健康。
可一旦大姨妈伴随着疼痛,那就不开心了!
据统计,90%的女性都有过痛经,大多数妹子并没有痛到死去活来,而是感觉小腹胀痛、下坠,一阵一阵的疼痛加重、痉挛,有的牵连到腰酸腿痛,浑身酸懒乏力,情绪也会莫名地容易失控。还有的人在来月经前的两三天就开始难受。
![]()
大姨妈来就来,为什么这么痛!
大姨妈期间,身体的“子宫内膜前列腺素”会增多,它能促进子宫收缩和松弛,肌肉动一动,大姨妈就乖乖走出来了。
如果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实在太多,就会搞得子宫收缩异常,还让血管缺氧、缺血,于是,你就会感受到绞着肉的姨妈痛,严重时,还会呕吐、晕厥!
![]()
(图片来源:https://giphy.com/)
上面这种情况是原发性痛经,90%的小仙女痛经都是这个原因。也就是生殖器官没问题,并不需要治疗,可以通过保暖,多休息,平时加强锻炼,低脂肪饮食,戒烟等来缓解疼痛。
但还有的是继发性痛经,以前不痛经,后来突然就痛经了,还越来越严重,这有可能是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要及时去医院,治好了也就不会痛了。
![]()
什么样的痛经不能再忍?
有些痛经真的不能一忍再忍,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咨询妇产科门诊:
1. 痛经严重,每次都需要吃止痛药或者打止痛针缓解;
2. 痛经为继发性,开始来月经那些年并不是很痛,逐渐出现痛经,而且痛经程度逐年加重;
3. 月经量增多,经血中有大血块;
4. 疼痛的时间延长,原来只是月经期痛,逐渐发展成月经以外的时间也痛;
5. 月经期除了痛经,还有严重的腹泻、肛门坠胀感、大便痛、便血等伴随症状;
6. 体检做B超时发现卵巢上有囊肿,或者体检报告提示有卵巢巧囊、子宫腺肌症这样的诊断。
痛经可以吃止痛药吗?
原发性痛经虽然不用治疗,但是痛啊!如果每次姨妈痛到打滚、冒冷汗,也不用强忍硬撑,止痛药或许就能帮助你告别姨妈痛。
痛经时用的止痛药,在普通药店就能买到,比如常听到的阿司匹林、布洛芬、散利痛等,都属于解热镇痛抗炎药(也称非甾体类抗炎药)。
![]()
(图片来源:https://giphy.com/)
这些药的成分能够抑制前列腺素过度合成,前列腺素少一点,姨妈期就不会那么痛。
有的小仙女会担心止痛药会吃上瘾,但其实痛经使用的止痛药是不会让人“上瘾”产生依赖性的。
让人上瘾的止痛药是以吗啡、杜冷丁等为代表的中枢性镇痛药物,癌症患者、术后镇痛才会用到~
![]()
(图片来源:https://giphy.com/)
大姨妈每个月来一次,一个月也就只吃一两颗,这样的剂量一般不会带来药物依赖、有损肝脏等危害,掌握好剂量,就可以放心吃止痛药。
吃止痛药确实有效,但也要合理使用,才能让它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所以大家在吃这类型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能空腹吃药;
2. 不能把胶囊掰开吃;
3. 吃了药别喝茶、咖啡或酸性饮料;
4. 不要同时吃好几款止痛药;
5. 如果患有消化道溃疡等疾病,或对药物成分过敏则不宜用药。
姨妈痛预防和缓解,做到七点
痛经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做到以下这些,可预防原发性痛经产生或减轻疼痛程度:
1、了解经期卫生常识,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
2、服用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最好是含钙并且剂量低的,一天可服用数次。钙、钾及镁矿物质能帮助缓解经痛。
3、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防止经、产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各种疾病。
4、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
如果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或到风大的地方活动时,穿着“清凉”的女性最好加一件长外套保暖,膝关节可用厚毛巾或护膝保护。
早晚或阴雨天,气温较低,尽量不要穿露脐装。大汗淋漓时,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更不要让电扇、空调正对着背部或腹部猛吹。
夜间睡眠时,最好在腹部盖一层薄被子,不要让脐部受凉。
5、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加体质。
6、穿低腰裤、露脐装引起肚子痛时,可用热水袋敷腹部,或喝生姜红糖水等袪寒暖胃,或经常温灸腰腹部以温经散寒。
7、体质偏寒的女性,平时还应尽量避免淋雨、洗冷水浴、吃寒凉生冷的食物。
有原发性痛经的女性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应避免进食生冷食物,如西瓜、绿豆、冷饮等,以免诱发或加重疼痛。
月经来潮时,更应严格忌口,辛辣食物如辣椒、生蒜、胡椒、烈酒等,也不宜进食。
平时可经常食用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果、药物,如胡萝卜、橘子、佛手、陈皮等。
寒湿凝滞型痛经病人,可用生姜、红糖煮水饮用,每日两次,经前连服3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最后
关于痛经
你还有什么私藏多年的好法子?
赶紧留言给小姐妹安利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