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邳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水务工作“四查四问”,助推城乡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运维工作。邳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组依次开展水务水利重点工程和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视察调研活动,“查项目建设、问工程建设进度;查河道通畅、问两违三乱治理;查工程管护、问资金配套情况;查农田水利,问产业发展保障”,视察组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农村田间地头、河湖管护空间,多维视角掌握全市水务工作情况,提出合理意见,助推防洪排涝运维。 加强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全市防洪排涝体系。研究制定符合市情和科学合理的水利专项规划,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民生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围绕全市2022年城建重点工程项目清单任务,把提升水利服务能力,推进工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致力解决产业发展用水保障、城镇一体化供水保障、农村水利管理效能、基层水利服务能力等方面问题,实现城镇“水清水活”和“水系贯通”。 发挥镇村力量,尽早解决渠系“中梗阻”的问题。要针对配套渠系建设提升未能及时跟进、部分排灌渠系淤积严重、“一排就干,一停就满”状况仍然存在的问题,加大支持力度推进渠道整治疏浚工程,建设双流动排涝体系。 强化建管并重,提升管维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加强工程建设监管,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落实管护经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管护标准,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发挥工程长期效益。组建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运维管理队伍,增强建管力度。 持续优化资源,提升防洪排涝信息化水平。用好“智慧水利”平台,实现精密智控,智慧防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汛期动态巡查机制,保障防洪排涝即时即效。 提升建设质量,促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进一步推进河湖“两违三乱”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实施河湖空间带修复,把治水、治污、治岸有机融合,达到“水面无漂浮物、水中无障碍物、水边无围栏养殖、岸线无暴露垃圾”的“四无”要求,打造沿河沿湖绿色生态廊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程立峰 史明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