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域外乡情:在日本天天吃“盐豆子”(马树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4-17 09:4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4-17 09:42:07 3414 1 看楼主


在日本旅游的第一餐是自助餐。我和妻子自选几样菜饭,坐下准备就餐时,发现对桌的两位不知用筷子夹的什么菜,并且筷子不竭地在空中划着圈圈,划完圈才把菜送到口中。出于好奇,我站起身,瞅瞅她们玩的什么花样。仔细一看我才发现她们夹的是扯着黏丝的豆子,这不就是家乡平常百姓吃的盐豆子吗?要是拌上萝卜就是萝卜豆子了。只是叫法不同,在日本,这扯着黏丝的豆子叫纳豆。纳豆是用小塑料盒封装的,一盒不外50来克重,塑料盒上面用一层保鲜膜密封,打开保鲜膜,我夹起一筷子,有点惊诧,这黏丝足有一米长,比刚出锅的拔丝还长,还有韧性。本来对桌两位用筷子划圈是要甩断这长长的丝啊。这纳豆的外表和家乡捂的盐豆子一模一样,只是没放盐和佐料,有着淡淡的霉味,不是太臭。我和妻子尝了一口觉得不合我俩口味,于是找来盐和辣椒面拌后,就着热面包,吃得津津有味。纳豆里如果再加上姜末和花椒面,味道就更接近家乡的盐豆子了。

午餐不是自助餐,也不是中国十人一桌的模式,而是定食,我想大概就是定量的食物吧。菜饭每人一份,每人面前有一个小火锅,锅内煮的菜极少,饭不够吃可再添,菜是定量的,不成再添。我注意到每人的菜里都有一小盒纳豆。我伴同的一帮团友都是合肥周边市县人,他们都不认可纳豆,打开之后,只尝一口就放置一边了。我和妻子却把它视为上好的菜,配上佐料后吃得不亦乐乎。后几天的饭,每顿都是定食,发的菜中都有一份纳豆。吃饭时,周边邻居把不吃的纳豆赠于我俩,我们也笑纳了。同时看到店家把没打开的纳豆全部回收了。

旅游行程中,导游一再强调购物和美食都是旅游的一大要素。在名古屋、京都、大阪、东京,每到一处购物点,走进繁华的商场里,让你眼前一亮的就是琳琅满目的纳豆制品。导游一再强调纳豆的保健功能,鼓励大家多买一点。我看了不同包装的纳豆,价格令人望而生畏,500克的价格大都在1500日元(约80元人民币)。据导游介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日本人发现大豆经过煮熟发酵产生一种激酶,人食用能溶解体内的血栓,大大降低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是药三分毒,而纳豆是食物中的药,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每天食用它,人体血管中的垃圾——血栓就会被清除。所以日本人以终结心脑血管病的奥秘为突破口在各大媒体大力宣扬纳豆的魅力,称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珍贵的宝物。可是在家乡人眼里它不是什么稀罕物,身价也很低,是庄户人的必备家常菜,上不了大席的。所以我是绝不会在此购买纳豆的,回家随时可以做。纳豆的制作并不神秘,把豆子煮熟,放在蒲包里,外加麦草或稻草,放在潮湿闷热的山芋窖或柴草垛里,四五天即可生出长长的黏丝,再拌上盐、姜末、花椒粉、辣椒面,如果加入新鲜萝卜,两天后萝卜化成泥,味道就更鲜了。

家乡人制作盐豆的历史悠久,祖祖辈辈做盐豆,吃盐豆。一冬天吃不完,到了春天晒干四季不竭。较之日本的纳豆并无二异,甚至可以说日本的纳豆制作效仿了家乡的盐豆子,这也从时间上印证了它起源于八十年代一说,日本人1938年入侵家乡直到投降,他们吃了8年家乡人制作的盐豆子,盐豆子很有可能从此传入日本,摇身一变成了纳豆,如此种种让我不禁浮想联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yl个霸气的 发表于 2019-4-17 09:42:5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yl个霸气的
2019-4-17 09:42:50 看楼主
就像现在全国拆旧建新房子一样。多年以后回头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414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