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市邳城镇一山一水一片田,特色乡村又美又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薛嘉豪 发表于 2021-11-28 10:5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薛嘉豪
2021-11-28 10:57:08 6324 0 看楼主
你记忆中的田园乡村是什么样?在邳城镇,有这样一个村庄,它是徐州市特色田园乡村,近年来该村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让传统的农耕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天的“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强村富民”系列报道,小编带你走进集体经济十佳村第四站——邳城镇新山河村。
走进新山河村茭白种植基地,村民正在栽插茭白秧苗。邳城镇新山河村党总支书记周元蛟告诉记者:“茭白主要销往苏锡常地区,产品供不应求。今年,地头收购价格达到5-6元一斤。”
谁曾想,眼前这一块块充满致富希望的茭白地,几年前还是废弃的河滩地。如何让土地焕发生机,周元蛟和村组干部盘算了起来。“当时这片土地是荒废的,我们就商量把土地整合起来,共流转500多亩地村里集体经营。”周元蛟说道。
考虑到作物种植的季节,村里先种了水稻、麦子等传统作物,根据相关政策购买了农用机械,后期经过多方考察,选择规模种植茭白。在流转土地过程中,村民除了可以收到租金,还可以到茭白种植地务工,参加村集体收入的分红。村民周学宪把自家5亩地流转给村里后,经常到茭白基地里务工。“一亩地净赚1000元租金,来这里干活一个月还能赚1000多元。”
2017年,一直在外地做工程生意的周元蛟,在我市实施的“三乡工程”带动下,担任该村党总支书记,看到村里落后状况,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下定决心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思考这个村怎么才能走出去、发展起来,当时把发展思路定在抓集体经济,挣到钱了,村里才能更稳定。”
在周元蛟看来,只有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牢牢抓住农业项目,才能让村子富起来,带动村民主动参与到村庄建设中。“只有村集体赚到钱了,才能给老百姓切切实实地做好事。同时,我们开展工作的时候,群众才能参与进来。”周元蛟说。
除了种植茭白,村里还根据实际,发展渔光发电、规模种植果树等项目,以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周元蛟告诉记者:“新山河村靠近龙堰河,村里把这条河整治后,引进渔光互补发电项目,除了水面的承包费,另外还有发电提成。另外山体整治500多亩土地,种植果树。”
如今,走在村里,各家各户门前都铺上了水泥路,健身广场、休闲长廊等设施配备齐全,景观小品以及宣传画也随处可见,宛如一个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对于接下来的发展,周元蛟也是信心满满:“我们有一座山一条河一块地,这是村里的三大产业。现在正在策划做冷库,可以仓储茭白。我们将打造一个幸福感满满的村庄,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看得着、摸得着的实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薛嘉豪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632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