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邳州市岔河鎮馬庄新型農村社區,一條條干淨整潔的綠蔭小道兩旁,聳立著一排排黛瓦白牆的二層小別墅,每家門前的“籬笆小院”內栽種著各種時令蔬菜,寫有“共享菜園”的小木牌傳遞著淳朴鄉風。傍晚時分,社區內的籃球場、足球場、休閑廣場、文化大禮堂滿是運動健身、休閑娛樂、暢聊家常的居民,男女老少臉上綻開輕鬆愉悅的笑容。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這是老百姓的心願,也是邳州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第一批重點項目——“美麗民居”農房改善項目的最終目標。截至目前,該項目完成農房改善任務5220戶,另有12個項目已主體竣工。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邳州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擺在突出位置,在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中開展用心傾聽、貼心服務、傾心實干“三心”行動,細致梳理實事項目,由市領導干部全程包挂,全面掀起“我為群眾辦實事”熱潮。 用心傾聽,以“群眾期盼”為奮斗目標 前不久,在桃花島公園精進堂,邳州市委書記曹智等市領導和水利技術專家、10位相關單位負責人及21位群眾代表,參加以“治理城區汛期積水”為主題的協商議事會。會上,市民代表紛紛傾訴積水之弊,曹智邊聽邊記,並與在場的部門負責人一一回應市民訴求,大家就做好“城區汛期積水治理”工作達成共識。曹智表示:“為民辦實事,首先要傾聽群眾訴求,把解決群眾所思所盼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 邳州堅持從距離上走近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在市鎮村三級黨員干部中,組織開展“敲個門、拉個呱、搭把手”活動,走進群眾家門、登錄網絡征求意見建議,先后組織座談會300多場次,發放調查問卷5萬余份,走訪群眾超10萬人次,征集企業和群眾意見建議400余條,梳理市級實事項目780余項,市領導包挂其中的重點項目40項。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抓落實,現場辦公,定期會辦,加快項目進度。在新聞媒體開設直播問政欄目,每周安排一個單位在“政風熱線”電視直播間接受群眾問政,直面群眾呼聲,現場答復民意訴求,用實事好事溫暖群眾心田。 貼心服務,以“群眾便捷”催生發展動能 日前,位於邳州高新區的九為新材料項目負責人李俊強拿著“新鮮出爐”的5本証書高興地說:“如果一個証一個証地辦理,要拿到這5本証書至少要3個半月到4個月的時間。現在隻要4天時間一次辦齊,我們做企業的更有干勁了。” 這是邳州市“我為群眾辦實事”的“親商環境”項目之一——拿地即開工。為優化營商環境、美化生活環境,根據邳州市營商環境、城市基礎設施、農村人居環境等不同類別的民生訴求,分類排出“親商環境”“美好生活”“美麗鄉愁”等十大系列民生實事,逐項落地落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最貼心的服務。針對企業招工難、群眾求職難的“兩難”問題,該市人社局黨組把“援企穩崗”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舉措,與融媒體中心合作開展“邳州市精准用工直播帶崗”“百日千萬網絡招聘”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並開設線上職業指導雲課堂,組織職業技能線上培訓。截至目前,全市已舉辦各類招聘活動38場(次),為近百家企業招聘員工3100多人。 傾心實干,以“群眾笑臉”衡量幸福指數 在推進實事落實中,該市四套班子領導帶頭包挂重點項目40個,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現場調研或現場會辦,率先垂范促落實。鎮村等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分級負責本級為民實事,倒排工期,扎實推進。邳州市代市長王偉說:“我們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真正讓好事實事落地落實。”該市成立了由原四套班子老領導挂帥的10個巡回指導組,分片聯系指導各鎮(區、街道)、各單位,對“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推進情況做到及時掌握、實時分析,並通過交辦、催辦、督辦等形式推動實事項目。 截至目前,邳州全市范圍內780個市級重點“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已完成632個,市鎮兩級“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近1100個,已完成近90%,讓市民群眾真正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了新變化、扮靚了新生活。 (陳雯雯 馮全勝 遲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