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人送医5人死亡,年末过节,这种酒千万别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平衡才能持久 发表于 2020-1-15 07:4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平衡才能持久
2020-1-15 07:47:10 2890 0 看楼主


▲不管啥酒,都不是啥好东西,劝你:少喝为妙,不喝最好!




最近,云南勐海县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在一场婚宴酒上部分宾客出现呕吐、视力模糊,致使5人死亡,14人送医,这到底是啥“毒物”?后果这么严重?




01




一场“有毒”的婚宴酒




11月14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人民政府发布通报:




11月7日至8日,曼潘村民小组组长岩某在为儿子办婚宴时,使用了邻村村民岩某比提供的自烤酒。参加婚宴的部分群众饮用该酒后出现了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致使5人先后死亡,14人住院治疗。经市场监管部门检测,该批自烤酒甲醇含量严重超出国家标准。




事件发生后, 州县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立即前往勐海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处置。经调查,岩某比在互联网上购买了95度工业酒精,勾兑到婚宴用酒中,导致中毒事件发生。




02




甲醇为啥这么毒?




乙醇大家都很熟悉,也就是酒精。




甲醇和乙醇属于同系物,结构相似,那为啥乙醇能喝,而它的“胞兄”甲醇却能毒死人呢?









甲醇、乙醇进入人体后,都是通过肝脏代谢,首先在醇脱氢酶作用下分别氧化成甲醛、乙醛,然后在醛脱氢酶作用下分别氧化成甲酸、乙酸。




二者在人体内的代谢之旅,走到这一步基本相似,再往后就分道扬镳了。









乙醇产生的乙酸可以被人体代谢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




所以,乙醇可以适量饮用(过量饮用也能引起酒精中毒)。









甲醇产生的甲酸可就不一样了,人体很难将其代谢,导致甲酸在体内蓄积。




甲酸这货可是个“坏东西”,尤其容易在视网膜周围堆积,毒害视网膜细胞,损伤眼部功能,甚至让人失明。脑神经也会受到破坏,而产生永久性损害。




甲酸进入血液后还会引起酸中毒,导致肾脏衰竭和呼吸衰竭等,最终造成死亡。




● 误饮5毫升以上甲醇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 10毫升以上就可能对视神经产生永久性损害而导致失明;

● 30毫升以上就可能造成死亡。




03




如何识别甲醇中毒?




01 甲醛中毒早期会呈醉酒状态,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嗜睡等症状;




02 很少出现乙醇中毒时的欣快感;




03 严重者还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04 双眼可有疼痛、视物模糊或复视,视力突然下降、甚至失明。




04




假酒中毒,真酒解毒?




2017年,重庆的傅先生因误喝“假酒”甲醇中毒,生命垂危之际,抢救的医生马上给出方案:接着再喝酒!




不一样的是,这次喝的酒是真酒,而且是要60度的真酒!









这真的可行吗?




当时,由于傅先生甲醇中毒严重,医生不得不采取透析治疗,一边透析,一边喝酒,并配合药物治疗。但是考虑到透析会把乙醇(真酒)中的解毒成分带走,医生就让傅先生每小时喝35ml的白酒,24小时不间断。




抢救的六天里,傅先生喝了近两斤的真酒,终于,血液中的甲醇含量从487mg/L降到了4.6mg/L,平安脱险。




所以,真酒真的能解“假酒”的毒!




解毒原理:真酒喝下去后,酒里的乙醇就会和血液中的甲醇产生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甲醇不会再和脱氢酶产生作用,减少甲醛、甲酸的生成,达到解毒的作用。




05




甲醇中毒怎么办?




如果确定是误喝“假酒”甲醇中毒,咱们能否先采取“喝真酒”疗法自救?




医生说,在就医前可以立即喝下高度真酒,一般每小时喝30ml左右,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可以适当再多喝一点。









但是,大部分人在已经出现“醉酒”状态的情况下,再立即喝酒一般行不通。




所以,一旦出现任何疑似甲醇中毒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尤其是视力模糊等症状,就要第一时间就医诊治。




06




如何预防甲醇中毒?




甲醇中毒通常是因为甲醇混入了酒类产品中。




有些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造饮用酒,而工业酒精中通常含有甲醇,一旦饮用了这种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后,就很容易发生甲醇中毒。




如果要喝酒,就要到正规商场或渠道购买合格的酒类产品,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和饮用来源不明的酒类产品。




另外,不管啥酒,都不是啥好东西,劝你:少喝为妙,不喝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平衡才能持久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89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