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冬季养生,要“藏”也要“补”,辨体质、护阳气,驱寒保暖不生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木易549 发表于 2020-1-12 20:0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木易549
2020-1-12 20:04:39 3472 0 看楼主
阴气下降,阳气上升,万物收藏,天地闭塞而转入寒冬。因此,冬季养生主“藏”,要以避免损耗阳气为原则。




但是,即使被冷空气包围,有些人还是秉持着“要温度不要风度”的原则,不该露的露着;另外,还有些人,穿的也多,身体发汗了也不脱……对此小编想说,这么做可能真的是在“找病”啊!




冬藏有道




人体的能量在一年中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正值寒冬,不少人听到“冬藏”,就尽量不出门,躲避寒冷,但冬天想要身体好,晒太阳、户外活动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冬藏的藏,是藏“阳气”,把身体里的阳气藏纳起来,阳气是冬天身体御寒的一道保护。只有冬季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藏阳气具体该怎么做呢?




1

藏头顶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阳热较盛。寒邪来袭,可谓首当其冲。当头部受到冷气刺激后,脑血管会出现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这时脑部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









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血管收缩后,血压升高,大脑供血不足,轻则出现头晕、恶心症状,严重时则可能会发生脑卒中。




2

藏颈部

颈部是所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其中有3个重要穴位——风池穴、风门穴、风府穴,是风邪最容易入侵的地方,因此很容易受凉。




而这些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而对于肩颈有劳损的人而言,不注意保暖则会让酸痛加剧,雪上加霜!






建议:天冷出门,戴一顶保暖性较好的帽子、围巾,以毛线、毛呢等材质为佳,但不宜过紧;另外,洗完头发,一定要及时吹干,不能以湿发状态入睡或者出门。




3

藏心脏

心脏在五行中属火,是“阳脏”,冬季外界气候寒冷,寒气进入心脏后会导致气滞,气滞又造成血瘀,使血流减慢就会产生很多疾病。所以每年冬季,心脏病突发事件都比其他季节至少高2-3倍。









但心脏是内部器官,要怎么藏呢?我们建议多加一层背心,既帮助心脏抵御寒冷的刺激而发生病变,也不妨碍四肢运动,




4

藏腰眼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部有很多穴位,如命门穴、肾俞穴、腰阳关穴、腰眼穴等。




平时可经常按揉或叩击腰骶部,摩擦腰部两侧,活动腰臀部,每天早晚各一次,能温肾阳、利腰脊、通经络。平时散步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5

藏脚底

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十几个重要组织,维持着全身气血的运转,对脏腑的协调、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离心脏的距离最远,血液供应少,受寒后循环受阻,会减弱机体抗病能力,增加感冒等几率;俗话说“养树先养根,养人先养足”、“寒从足下生”,所以做好脚部保暖非常重要。









除了穿厚实的鞋袜,晚上睡前也可以选择用艾叶、红花、生姜等药材泡脚。




辨体质 补阳气 祛寒冷




除了注意藏阳气,做好保暖工作,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吃”,来帮助散寒,温暖整个冬天。




只是进补因人而异。虚者补之,像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体质较弱,适合适量进补;而像青壮年,生理机能旺盛,并不需要特别大的进补,或者可以小补。不仅如此,“体虚”也分不同类型,补法不同:




①阴虚生内热

常口干舌燥、心烦气闷。可以选择偏凉性的药,如石斛、玉竹、麦冬等;食物可以适当多吃白萝卜、莲子、冬瓜等。




②阳虚生内寒

有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大便溏薄等症状。可以选择健脾补气血的药,如山参、虫草等,平时可适当吃桂圆、羊肉,用桂枝泡水饮用等;









③气虚患者

多有乏力气短、自汗、食欲不振的现象,可以选择补中益气的药材,如黄芪、人参;食物可以多吃些山药、莲子、茯苓等。




④血虚患者

多面色苍白、指甲易断、失眠多梦,适合选择补血的药材,如阿胶、当归、白芍




姜枣梨皮茶——生津润肺、健脾胃




冬季阳气受挫,一方面会导致肺气不足,出现咳嗽、咳痰等现象;




另一方面,人的脾胃功能也会随之减弱,吃的东西无法及时排空;再加上寒冷天气的刺激,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痉挛性收缩排空延迟,很容易引发各种肠胃不适,如胃炎、胃溃疡等。因此冬季要润肺、健脾胃。









做法:生姜3片、大枣5颗、梨皮适量一起泡水喝即可。

功效:生姜和枣都是热性的,可以暖胃散寒,梨皮润肺,搭配饮用有散寒防感冒、润肺等功效。




冬季养生之道,应以“藏”字为首要原则,只有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调理好饮食,做好自我保健,才能为下一年度,预先贮存整年的元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木易549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47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