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栽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23-6-20 08:38:19 5123 0 看楼主
栽 稻

作者/徐辉  摄影/洪源

?
诗云: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进入农历五月,夏收夏种的日子来到了,农家又开始抢收抢种了。以前是这样,现在依然是这样。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比以前轻活了许多,不用再用镰刀割麦子了,不用一捆一捆地扎了,不用一平板车一平板车地往打粮的场上运麦个子了,不用排队用脱粒机打粮食了,不用等风来扬场了,不用用探木一遍又一遍地翻晒麦子了,不用晚上在草垛子旁边搭个人字棚看守粮食了!这些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的经历都不会再出现了,一辆联合收割机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就连刚收下来的粮食也可以直接运到粮食收购站,换成现金存着了,一步到位。

但是就是这个“抢收抢种”的“抢”字依然像基因一样留在老一辈人的骨子里。

?
在邳州南部的黄墩湖滞洪区里生活的人们,夏忙时节,早晨四点钟左右就起床了,自家有地的就去自己家的地里干活,麦子已收,要放水泡地,要撒化肥尿素复合肥,要找翻地机耙地,要在育秧的秧版田里将稻秧苗一棵一棵地拔起来,清洗掉根部的泥土,捆扎成一小捆一小捆的,每捆直径在十到二十五厘米之间,拔好秧苗以后要把秧苗运到要栽的大田地里去,需要一块塑料布,将秧苗放在上面,让后往地的一头托运,托运过程中要均匀地将塑料布上的秧苗抛洒在地里,每两米见方抛洒一捆秧苗,直到整块地都铺满秧苗。

秧苗抛洒好后,要扯绳子,从地的这头扯到地的那头,最少两根,多了不限,如果地太长,胶丝绳子不够用,可以在地块中央合适的位置插根竿子,先栽一半后栽另一半。这个时候需要眼力劲好的,在地头晾线,别把竿子插进邻居家的地里去了,秧苗栽偏了栽进人家地里邻居会不同意的。

每两根绳子之间的宽度是一米二或者一米三。因为栽的是杂交水稻,这个宽度可以栽三行。合成两株稻之间有三四十厘米的宽度,不要嫌太宽了,杂交水稻后期成长是会发棵的,这个宽度一点也不影响一千八九百斤的亩产量。

本地人更习惯称呼这种种植水稻的方式叫“栽稻”,而不是叫“插秧”。栽稻可真是一项耐力和苦力活,躬着腰,驮着背,解开秧苗把子,一株一株地把秧苗插进有水有泥浆的田里,你不能停歇,停歇了就被家人超越,显得自己偷懒了似的,你也不能老是抬头看看还有多少才能到结束这一行,因为越看就会觉得自己插得真慢,没有了信心。你就不停地手指翻动吧,捻起一棵秧苗插进田里,秧苗和水面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就算是这个日子里最悦耳的音乐了,从左到右插三棵,再从右往左插三棵,一步一步倒退着插秧苗,一捆秧苗用完了再解一捆,身后没有了成捆的秧苗可以到临边的行里面借取一捆秧苗,等自己栽到稠密的地方再还回来。
快手一天可以栽一二亩地,这个季节如果出去给别人家栽稻,平均一天可以挣三百块左右,一年之中也就这几天可以挣钱。但其中的累,没栽过稻的人是真的无法体会,劳累一天之后,全身乏累,没有力气,第二天就会腿疼腚疼腰疼胳膊疼,全身酸疼,动一下就会引起整个身体的不舒服。

这也许是很多农村人一旦出去就不愿再回来的原因之一,栽稻太累了。

栽稻太累了也得栽,农村还有成千上万的中老年人在坚守着中国人的口粮,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出了整齐的绿色葱茏的充满希望的诗行。

乡村 文化 邳州图话 文学 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512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