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不起,贝聿铭不是你伴侣圈的样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曙曦殇 发表于 2019-8-12 09: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曙曦殇
2019-8-12 09:09:38 3412 0 看楼主




本文来源:Pinterest优选 ID: Pintchina


几乎每个去过香港的人,都有一张背景是中银大厦的打卡照。





到苏州游玩,必看的景点,绝对少不了粉墙黛瓦的苏州博物馆。





至于到巴黎卢浮宫,耀眼的玻璃金字塔边,也总会有人驻足欣赏:
“真是美到令人眩晕!”









然而,设计了这些美妙建筑的贝聿铭老先生,却在5月16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被巴黎骂了两年的华人建筑师





































最难熬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要投降:
“批评是需要历史的,需要时间,要过几十年再看。今天做了,明天就说不好,这个评价我觉得没有价值。”




























情商超高的富十五代

让巴黎人输得心悦诚服的贝聿铭,绝不是只会忍气吞声的书白痴建筑师。

人家都说,富不外三代,但出生于一个显赫世家的他,却是传说中的富十五代,不仅智商超高、眼界开阔,社交能力也是一流。















就这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们在一起时,总是笑得很开心。

























所以即使当时有别的几位大咖建筑师候选,只是小有名气的贝聿铭,还是用本身的设计理念“场地、环境应是建筑先决条件”,打动了杰奎琳。

“他很自信,是一位有风度、优雅、有效率、运筹帷幄的绅士。”



建成肯尼迪图书馆一举成名后,贝聿铭又接下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大单,妥妥地成了建筑界大师。


















曾有甲方对贝聿铭抱怨:“贝爷你真的好贵啊!”

他笑眯眯地回答说:“因为我们事务所叫PEI,就是让你PAY PAY PAY呀。”

活干得好,说话又好听。甲方能说什么呢,只能乖乖付钱咯。










“我永远都是中国人”








美秀美术馆

但斩获了无数国际大奖的他,却始终强调本身的中国人身份。

“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他们一家人会很接地气地在家里种豌豆,家具风格也很中式,热衷钻研中国美食,喜欢吃凤爪、鸭头……







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月亮门)








在国外设计了那么多建筑,贝聿铭总是能想办法让甲方高高兴兴地接受预算超支。

但在设计香港中银大厦时,他却在家里绞尽了脑汁,想着怎么样才能省钱办大事。



因为在当时,已经知道了香港97年回归,在高楼林立的香港,这个建筑必需能代表“中国人的雄心”。

但当时国家并不富裕,只有1亿8千万美元的预算,而旁边的汇丰银行有10亿美元……








冥思苦想后,贝聿铭终于拿出了一个犀利的方案——用几何结构勾勒,不仅气派又现代,还省了一大半建材。

中银大厦建成后,他特别开心:“我必需说,我感到骄傲,这是我一生中的一件大事。”

过了这么多年,这座楼依然是香港的地标。








除了为香港回归设计的中银大厦,同样让贝聿铭倾尽心力的,是为故乡苏州设计的苏州博物馆。






他的小儿子贝礼中,也是建筑师,当初很想设计这个博物馆,却被贝聿铭果断拒绝:

“这个设计要是我做不了,我的儿子更不能做。这可是块‘圣地’啊,他们还年轻,不了解苏州的文化。”



为了设计好家乡博物馆,85岁的贝聿铭,亲自四处翻阅资料,无比认真慎重地做各种准备工作。



“这比我之前在国外做的任何项目都难。

因为东方艺术是非常隐秘的,不雅观看、展览这种艺术的环境必需区别于所有西式的博物馆。”



从假山石头,到墙壁砖瓦,贝老都一一过问,就连庭院里每一棵树都是他亲自选的。








据说因为工人们把竹子种得太齐齐整整,为了打造错落有致的自然美,都是在贝老的监督下重新种过。








这个苏州博物馆,也成了贝老退休前的得意之作,他宠溺地称之为“我的小女儿”。



在开馆仪式上,贝老激动得都有些哽咽了:

“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

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

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如今,为我们留下美好纪念的贝老离开了。

真的很想对他说一声感谢。

谢谢你留给世界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曙曦殇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341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