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0后工作的“三不孝”?我不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贱得,别致。 发表于 2019-1-23 10: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贱得,别致。
2019-1-23 10:05:47 4022 0 看楼主
大学生的思想国





不久前,我伴侣圈的一个编纂姐姐收到了人民日报社的offer,她说她看到回复通知的那一刻激动的手抖,热泪盈眶。

想进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单位实习,可能是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学生记者后的最大执念,是她的也是我的,一个学电气的妹子有一颗传媒心,这话没错。

然而,过了几天看见她在伴侣圈发的文章,她说:

拒绝人民网offer后的日子里,我以颓丧的表情苟活到了现在。每天浑浑噩噩半梦半醒,看看电影,写写案牍,读读书。

是的,她爸妈拒绝她去接受这个offer,因为深沉的爱。接了这个offer,她就成为了“北漂”女孩中的一人。大概大多数父母都会这样讲,“一个女孩子去那么远干什么?我们也不指望你赚钱,能养活本身就成”。90后的工作不孝有三:不考公、不考教资、不回家乡工作。

她说,她好像被迫成为了一个“不孝”的人。

这份压力太大,感同身受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把这件事情转给我伴侣后,我半开玩笑地讲,如果我拿到这个offer,我可能会疯,先哭个一天。看了这条动态,我像个没吃到糖的孩子坐在床上闷闷不乐。

于我而言,阿谁女孩子已经很优秀了,我却在为她懊恼,想想是一件蛮可笑的事情。

本身傻傻地思考了很久,如果我也遇到了同性质的事情,面对爸妈,或许我的勇气犹如泄了气的皮球,满腔热血也会变凉吧。

二十几岁这个年龄离进入社会仅一步之遥,长期的“象牙塔”的生活让我们与社会产生距离,正当好奇心极强的年纪,我想出去看看,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巴望加入社会的愿望日趋迫切。



上一年有幸写一篇稿件,接受采访的主人公是一个看起来很接地气的女孩,却异常勇敢,成为了学校踏入西部大地的第一人。

每个人对于本身的未来都会有本身的目标,在大多数人都选择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工作时,她却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办事西部。

老实讲我很羡慕她,大二那年也有过办事西部的想法,不外已经被“扼杀”在萌芽阶段。从小到大,一个乖乖女的形象,让我已经习惯自我辩驳,办事西部看起来虚幻且不切实际。

还记得她说的话,“这一年的时间对我来说就像是完成了一个梦想,有了一段不一样的经历。每个人必然要做本身想做的事情,不要犹豫,想做就立刻就做。



在这个城市,每一次尝试,都让我对本身的能力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我就像一只蜗牛,笨重缓慢地前行

我也相信努力使本身还保有自我,努力不迷失标的目的,努力在失望中坚定存在。最后,我还是会跟着本身的心走,去追寻“它”,努力做好最大程度的不留遗憾就好。



——“姐妹们,别忘了今晚七点的开会。”

——“宝物,今晚我得看网课,马上要考试了!”

——“我一套题还没刷,临阵磨枪呢!”

——“中午约饭嘛,我想念一品家的板栗红烧肉了!”

——“宝物,我这两天跟CC报了面试辅导班,这两天突击,得晚上九点以后有时间。”

——“咱周六晚上安排个聚餐吧!”

——“我周六就出门考教资,晚上回不来。”

——“宝物,我周日考教资,周六就不在学校啦,要去考前踩点~”



嗯,前段时间我的真实写照。

全世界都在考教资,只有我没有。后来那一段时间每天中午要去教室,安安静静担任舍友授课的“评审”,她说,“不去教室没有感觉。”

打开宿舍群聊,不消猜里面都是八门五花的教资“干货”,假装告诉本身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在全宿舍都在忙于考教资的氛围下,我就显得格格不入。从前思考事情维度太窄,一直以为师范类专业才会去考教师资格证。现在觉得或许有人是喜欢,有人是随大流罢了。

有人说大学里面必然要考几个证,从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再到会计、教资,才算把本身安排得明明白白。



那段时间跟闺蜜谈到这件事情,觉得盲目考教资是真的很疯狂的事情,本身绝对不会做。然而,就在前两天,我接了来自她的一通电话,“教师就是公务员,福利待遇好并且不变,全家人都希望我这么做。你帮我去报个名吧,我在外面没有电脑。”良久,我说好。

明明感觉彼此长大了,却还在接受爸妈一点点的安排。说起来我与大家不同的地方在于,因为一些缘故,爸妈不喜欢老师,不喜到什么程度呢,“我要是当了老师,就不准我进家门。”或许这才是我不报考教资的原因,或许我也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差一分进面的我需要安慰”

——“1.3”

这条弹窗消息已经四天没回复了,国考成绩已经出了,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走这条路,拖延症晚期没得救了。

这两天爸妈也在问我是要考研,还是什么。有一颗想去实习找工作的心,有一颗想去创业的心。

没有完全确定本身是要继续本身的专业,还是另择一条出路,或许还是听从爸妈意见且走且看吧。







看到这里,你觉得90后的工作“不孝有三”是什么呢?

最后借用海子的一段话,

过完了这个月,我们打开门

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

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

但愿你我都夙愿得尝。

作者 | 侯旭

编纂 | 高梦雅

本文系中青网教育微信(ID:zqwjypd)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贱得,别致。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02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