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0”后邳州籍外卖骑手获徐州“年度诗人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涟频滓饲
2023-3-8 12:09:32 12190 0 看楼主
风里来,雨里去,快递小哥穿梭于大街小巷,联系起千城百业,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2月25日,在徐州市作协主办的第五届徐州诗人节暨迎春诗会上,组委会将年度诗人奖颁给了邳州籍诗人王计兵,一位在苏州昆山打工的“60”后外卖骑手。

评委给他的评语是:“赶时间的人,仍以清醒、悲悯、智睿的文字,将小人物的生命价值从容表达。”
怎样界定诗人与骑手两种身份?“如果说送外卖的生活是苦的,是日子里喝下的药,我的诗就是药后吃下的那颗糖。”王计兵借个人诗集《赶时间的人》中的诗句解释道。


     送外卖中的王计兵(受访者提供)

一首劳动者之歌,感动万千网友。

赶时间的人


从空气里赶出风

从风里赶出刀子

从骨头里赶出火

从火里赶出水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

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世界是一个地名

王庄村也是

每天我都能遇到

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

用双脚锤击大地

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

这首《赶时间的人》,是笔名“拾荒”的王计兵的成名作。此诗于2022年被诗友在微博上转发后,“外卖诗人”成为热搜,浏览量达2000万,无数打拼生活的人产生了共情。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歌本就源自民间,一如《诗经》中的《国风》,由心而发,自然质朴。《赶时间的人》写自王计兵一次送外卖延时受到粗暴对待后的憋屈。郁结在心的苦涩,通过文字得到了抚慰,诗文被网友赞为“真正的劳动者的诗歌”。

每天骑着电瓶车,在风驰电掣中赶时间,王计兵习以为常。到贾汪参加完徐州诗人节活动后,他没有留恋潘安水镇的美景,而是当天乘坐高铁赶回昆山,继续“下一站”。

“每天的时间都卡得死死的,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喝酒、吹牛。我是一个孤独者,但因为有诗歌,又不孤独。”3月4日一早,记者通过微信采访王计兵时,他说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不虚度光阴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送外卖的途中、等客户取餐的间隙、在电梯间,每当诗歌灵感喷涌,王计兵就在手机上、烟盒上写下只言片语,等空闲时再整理。至今,他已创作诗歌4000余首。
《赶时间的人》一诗火出圈后,这位斜杠中年大叔收到了多家出版社的邀约。自上月拿到第一本个人诗集后,王计兵的第二本诗集也在筹备中。


  在第五届徐州诗人节暨迎春诗会上(右一)
(玄佳鑫 摄)

初二辍学打工,奋斗在人生大学

“与之前我所做的重体力劳动来说,送外卖是最轻松的工作。”上午10点半到晚上11点,54岁的王计兵加入骑手行业4年多来,每天送外卖10余个小时,并不觉得辛苦。

初中二年级便辍学打工,王计兵回忆:“我小时候身体弱,个小。父亲想让我锻炼身体,把我送到沛县的一个武校。后来,家庭经济不行,难以维持我在学校的生活费,就不上了。”

回家务农后,读书成了王计兵闲暇时的最大爱好,20岁之前读《射雕英雄传》,揣着少年的武侠梦,之后是《平凡的世界》《活着》,“书籍给了我追梦的勇气。”

23岁时,王计兵的微型小说《小车进村》获得发表,催生了他写长篇小说的念头。他把自己关在村中一处简易草房里,一气写了20多万字。耽误了农活,父亲生气于儿子不务正业,一把火烧了草房和小说稿。

写诗,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不当吃、不当喝”的事情,是文化精英的风雅之举。出生于邳州农村的王计兵,在早先对诗歌的追逐中受到家人的反对,在所难免。

自此,王计兵离开家乡,奔波在全国各地,在东北当过钳工,在新疆砌过土坯,在山东做过水果批发,其间结婚并有了三个孩子。2002年,王计兵到昆山打工,刚开始靠捡废品生活,这也成了他日后笔名“拾荒”的由来。

“是文学拯救了我。”王计兵总结,“特别苦闷的时候,心里有很多话要说,老想要表达。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写作是唯一能给我内心深处带来快乐的事情。”
细读王计兵的诗歌,他并不只记录个人,而是同他一样的底层奋斗者,农民工、保姆、保洁员。他们在他的笔下,充满了生命的尊严。


送外卖中的王计兵(受访者提供)追梦人的春天,诗和远方在路上
青年时受汪国真的影响,王计兵从诗歌中找到自己的情感抒发口。在昆山的打拼,王计兵一家的生活有了改善,开了小店,买了房子,家中买了电脑后,他开始尝试在网络上发表诗歌。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由徐州市作家协会、徐州诗歌图书馆主办的第五届徐州诗人节暨迎春诗会如期举办,王计兵向自己的伯乐、徐州市作协副秘书长,邳州市作协常务副主席杨华致谢。能够被家乡的作协吸纳以及在诗歌上有所成绩,王计兵称杨华是自己的贵人。
杨华和王计兵于2017年因为诗歌在网络上相识:“互加微信后,我被王计兵诗歌的饱满情感、接地气打动了。了解到王计兵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为生活奔波而准备放弃诗歌,我当即帮他申报办理了徐州市作协会员,同时鼓励他继续写作,给了他数个投稿的邮箱,2021年又帮王计兵搜集整理发表作品的资料,成功申报了江苏省作协会员。”


获第五届徐州诗人节“年度诗人奖”

(玄佳鑫 摄)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看好的一是他的人品,二是他的作品。王计兵能够写出如此动人的诗歌,值得我们每一位文学爱好者学习。”杨华说。

给王计兵颁奖的市作协副主席杨洪军亦有同感:“诗歌是一种体量轻盈的文学体裁,王计兵的诗却是每一字每一句都重若千斤。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王计兵就是这样的英雄,即使身处苦难,也依旧昂扬地活着,一个人活成春天。”

领完奖后的王计兵,继续在异乡的“赶时间”中追逐梦想,在送外卖的过程中看百样人生和风景,“做最努力的自己,结局顺其自然。”

附:王计兵作品选录
《父亲从乡下来看我》

从六楼望下去

父亲就像

五彩画布上一滴墨

他在那里旋转

手足无措地

找不到应该着落的位置

从六楼望下去

父亲突然变得很小

小成一个城市可以忽略的尘埃

他浮在那里

浮在门卫喝斥的声波里

我从未想过

从六楼望下去

从一个城市的窗口望下去

在庄稼地里那么高大的父亲

突然变得那么小

小成一个要人呵护的孩子

可惜他已经不在了……

《赶时间的人》

从空气里赶出风

从风里赶出刀子

从骨头里赶出火

从火里赶出水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

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世界是一个地名

王庄村也是

每天我都能遇到

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

用双脚锤击大地

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

《娘》

岁月把一部长篇连续剧

浓缩成一首诗

把一首诗浓缩成标题

把标题浓缩成一个字

把一个字浓缩成一根针

我喊一声娘

就心疼一下。再喊一声娘

就想动用丝线

缝补千疮百孔的过往

我一声一声地喊娘

就像娘用针把灯芯挑了一下

又挑了一下。然后

天就亮了

《稻草人》

庄稼生长的土地

现在生长着钢筋和水泥

满地散乱的砖头

更像是荒芜,现在是五月

稻草人应该站在田野

土地被征后

父亲仍固执地保留了农民的习惯

时而手搭凉棚

时而往手心啐口唾沫

其实父亲已老得瑟瑟而抖了

草帽泛黑的边缘让他更像稻草人

这样的假设有欠妥之处

父亲苦大仇深的样子,的确把

一地的砖头,当成了一生的荒草

他弯腰直腰都像在做最后铲除

有人在喊:嗨,老头

嗨,那个老头

供稿:徐州市作家协会张瑾

供 稿:徐州市作家协会张瑾

编 辑:邵天一

来 源:徐州市文艺家协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涟频滓饲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219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