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车市低迷将成常态,这些品牌可能遭受重创,SUV车企首当其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on777 发表于 2018-12-8 16: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jon777
2018-12-8 16:07:48 2958 1 看楼主
关于中国汽车行业持续低迷的现状,我们相信很多数据已经能够说明问题,日前工信部副部长也明确表示,中国汽车产销基数已经很大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产销高速增长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了,低增长恐怕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常态。本年9月份汽车产销量别离下降了11.71%和11.55%,这已经是本年以来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车市销量负增长。其实从目前情况来看,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中国汽车行业产销高增长的时代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再回来了,那么低增长率作为一个新市场常态,可能对于很多汽车来说,情况将变得复杂。





低增长不等于不增长,所以那些本来销量就很好,并且在产品和口碑方面占据某方面优势的品牌,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能保持一个比力好的绝对销量数据,我们这里所说的绝对,自然就是按辆作为评价标准,而不是增长率百分比作为对比基础。





从9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虽然销量前十位的品牌有八个(除吉利、东风日产)都出现了销量的负增长,但是从绝对销量来看,这些品牌的绝对销量数据还是比力可不雅观的,前六名的月销量都超过了10万台,这显然是一个很不错的销量。





这些品牌都有他们本身特定的受众人群和独有的口碑基础,比如日系品牌的可靠性、经济性;德系品牌的底盘质感、美系品牌的发动机动力调校水平等等。那么我们现在看到它们出现了必然幅度的下滑,但是有绝对销量摆在这里,所以我们认为即使在中国车市销量低迷的大环境下,这些品牌可能遭受冲击的程度比拟于平均水平,要低了很多。





而我们最担忧的还是那些本质上销量已经比力糟糕,并且依然没有切实可行改不雅观办法的品牌,比如海马、力帆、比速等品牌,这些品牌可能会在已经来临的低增长浪潮中彻底被淹没。这种苗头已经很明显了,9月的销量数据显示,海马汽车销量不足5000台,同比减幅超过50%;而比速汽车及其母公司北汽银翔,正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阶段,类似这样的品牌非常之多,命运可能会非常的悲壮,在大环境不好的前提下,被市场抛弃掉。





当然我们看到了中国边缘品牌的悲凉,也要看到很多合资品牌的处境,比如法系全体品牌,包罗雷诺、PSA等等,这些品牌在和上述提到的前十级别的合资品牌或者中国品牌,是十分弱势的,并且即使在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时候,它们也在急速下滑;那么现在整体下滑,其实我们也能看得出来,类似法系品牌、讴歌、英菲尼迪、菲亚特等品牌在中国也会很快边缘化甚至退出,铃木从中国市场的退出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





而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来说,呈现不温不火,或者说在这种状态下被内耗才是最大的威胁,道理很明显,在中国汽车市场,汽车品牌这么多,在进入低速增长期之后,大家为了争夺越来越少的市场份额,必需要在营销、产品性价比方面加码投入,这对于销量水平相对比力一般的品牌来说,成本的进一步增加,单车利润率将进一步减少,所以对于很多品牌,尤其是很多核心技术的中国品牌来说,可能压力会非常大。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之前在车市火热的时候,很多品牌生产了大量的成品车,这些成品车要么积压在厂商库区,要么被压库在经销商处,如今随着销量下滑,这些明显过剩的成品车成为厂商和经销商的共同压力,也将在必然程度上增加厂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矛盾。





当然,对于很多对SUV情有独钟的车企来说,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会比力难过了,本年9月份,中国SUV销售87.28万辆,同比下降10.1%。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SUV已经接近增长天花板,轿车增长速度正在反超。那么这些长期推出SUV车型,忽略轿车产品的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就连长期以来靠SUV销量之王哈弗H6支撑的长城也在这个行列之中,9月份利润同比下滑50%以上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





所以,随着中国车市低迷,增长放缓成为常态,对于很多销量长期不佳,核心技术不突出的品牌来说,可能压力会比力大,当然,这样的低速增长也是一个机会,让那些有核心技术和良好口碑的品牌出头,让那些缺乏竞争力的品牌尽早出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论坛波少 发表于 2018-12-8 16:08:2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论坛波少
2018-12-8 16:08:26 看楼主
吉利真厉害,一个车企,能把中国车企黑成负数?长城啊,还好意思用本身的姓命名汽车,坐井不雅观天魏蛤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jon777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958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