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日记1975.11.15-12.20】不正之风 | 徐景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帮今黍 发表于 2022-12-25 13:0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帮今黍
2022-12-25 13:08:30 6540 0 看楼主


1975年11月15日
在运河街上,听到一段令人深思的交谈:县委科局长级干部利用走后门的方式下放到徐塘七个子女,其中三个插队不足七天,便被收入电厂做工。后被群众告到省委,全部退回。有公社干部的,还有县政工组的,某秘书的。另,某大队十几个生产队的80%以上的领导权掌握在富裕中农手里,会计、保管大多数掌握在地、富手里。大队里的三个回乡青年告到县里,全部撤换了这些人,由一部分青年担任,结果,生产连年上升,政治形势很好,群众很满意。
走后门,这是目前社会上的一大属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弊病,影响极坏,必须根除。
1975年12月20日
二个多月就这样迅疾地过去了。繁忙的、流浪汉似的生活,使我无暇掀开这个日记本,但是,火热的、战斗的生活,留给我的那些深刻、美好的记忆,比用笔记下来还要深刻地留在了我的心上。
十一月二十日,我结束了护路治安工作,便回到了队里,本来是想安安稳稳稳地过日子的,但是,公社党委的人又把我找了去,参加公社办的船民学习班。学习班里的生活很紧张,但也很惬意,它的复杂,以及广开了视野,使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而学习班的负责人也对我整理的材料很满意,准备叫我整理综合材料。但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大队抽我速回,参加宣传队。学习班挽留不住,我便回来了。但我在大队呆了一天,就回队上工了。我不愿参加吧,社员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我还能再作旁观吗?——不管梁助理、尚站长怎样想,我今天还是上了河工。这劳动是十分繁重的,早晨5点至晚上八点,中间只有很短的休息时间,肩膀又磨肿、红了。
上面的叙述是简短的,精略的,只有大意,真要详细叙述,远非一时所能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帮今黍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54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