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文史 | 铁富张秉经武功将军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22-11-18 08:24:52 16743 0 看楼主
铁富另一块蛟龙碑释义见李文娟女士《邳州文史 | 艾山后王希文乾隆圣旨碑释义》


铁富张秉经武功将军碑

李文娟/文


铁富张庄张秉经武功将军碑张秉经武功将军碑位于邳州市铁富镇张庄村,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邳州籍武功将军张秉经的圣旨碑,立于清光绪九年(1883)。
此碑高1.78米,宽0.78米,厚0.258米。碑身正面铭文为:“皇清诰授武功将军副将衔安徽寿春镇标尽先游击,特授甘肃精河营都司纪勇巴图鲁,光绪九年孟冬月吉日谷旦”。原有碑额(今缺)为双龙戏珠浮雕,两条威龙虬爪伸张,姿态张扬,龙身在如意祥云中翻腾、相互缠绕,中间刻有“圣旨”二字,整体气势非凡,彰显武将风范,所以此碑在民间又被称为“蛟龙碑”。碑两侧立有两座高大的狮碑,刻有据说为光绪帝御赐的挽联一副:“决胜镇宁肃为边陲捍卫,奏功定金积作西方屏藩。”


碑额旧照(《邳州揽胜》1999年)

挽联狮碑张秉经(?-1883),字建伦,又有说其名为张旺,邳州铁富张庄村人。张秉经自幼习武,爱走南闯北,行侠仗义,后机缘巧合加入安徽凤阳人郭宝昌率领的皖军。郭宝昌因屡立战功,后升任安徽寿春镇总兵,张秉经在其帐下效力,一直升至甘肃精河营(现属新疆精河县)都司。

甘肃回民起义中心金积堡图示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席卷全国,陕西、甘肃也相继暴发回民大起义。同治六年(1867),西捻军首领张宗禹率部进入陕西,意欲与回民起义军联合抗清。此时,清廷命原安徽巡抚乔松年调任陕西巡抚,与老湘军将领刘松山赴陕共同剿灭捻军。郭宝昌率皖军跟随乔松年入陕西。张秉经在郭宝昌军中先是参加剿捻,在临平、富平、绥德州、保定、封丘等地大败捻军;次年,陕西捻军被平定后,张秉经又随郭宝昌军在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率领下赴甘肃平定回民起义。

同治八年(1869)秋,左宗棠指挥三路大军包围了甘肃回民起义首领马化龙的驻地金积堡(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金积镇)。金积堡是西北回民反清斗争的核心堡垒,清军势在必得;回民起义军顽强抵抗,与清军在金积堡外围展开激战。1870年2月,清军先失掉险要的青铜峡口,接着大将刘松山阵亡,左宗棠困于平凉受到朝廷“严旨斥责”。随后左宗棠重整兵马,再次围攻金积堡,回民起义军全力抗击北路和中路清军的猛烈进攻,宁死不屈,“堡寨将破时,先刃其家属,或掷诸水火,乃解衣格斗,死而后已”。清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攻下了金积堡周围各堡寨,金积堡被层层围困,孤掌难鸣。同治十年(1871)1月6日,回民起义首领马化龙走投无路,亲赴清军营中请降,表示愿以一人“抵罪”,保全金积堡中军民无伤。马化龙父子最终被处死,甘肃回民起义被平定。


左宗棠金积堡一战,清军“死伤山积,屡失大将”,左宗棠不得不承认“十余年剿发平捻,所部伤亡之多,无逾此役者。”为抚慰牺牲将士,表彰有功之勇,朝廷颁旨封赏众将士。《清实录·穆宗实录·同治十年》:“以甘肃荡平金积堡。肃清宁夏灵州出力。赏提督易春光、武交清、陈美仙……总兵官卢荣升一品封典……都司刘有元、张旺、石中玉、毋可登巴图鲁名号。”在这份封赏名单中,都司张旺赫然在列,被赐予“巴图鲁”勇士名号。这里的都司“张旺”,从时间、地点、战事上分析比较,与张秉经的经历、职位和所得名号基本吻合,但没有更确凿的史料进一步证实二者为同一人。
从现存的碑文看,张秉经因功被诰授为“武功将军副将衔安徽寿春镇标尽先游击”,特授于“纪勇巴图鲁”(即勇士)的称号。“武功将军”为清朝武散官名,从二品,有官名而无职事,享副将衔,次于总兵;“安徽寿春镇标”指清朝安徽寿春镇总兵直接统领的绿营兵,称为“镇标”;“尽先游击”,指优先补用为游击(从三品武官)。其时,张秉经的军职为甘肃精河营都司(正四品武官),位次于游击。按此旨意,此时为都司(享副将衔)的张秉经,将来会以安徽寿春镇标优先晋升为游击一职。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张秉经因故于甘肃精河营军中去世,安葬于故土邳州。家人将其征战多年所获的朝廷赏誉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墓前,以示功绩,肇显皇恩,即为今天的武功将军碑。

另:张庄张家墓地现存三块碑(武功将军碑、张秉经夫妇墓碑、张秉经子张兴旺墓碑),刻立时间同为光绪九年(1883),因张秉经于当年去世,而其子张兴旺于前一年(光绪八年,1882)去世,父尚在未可先立碑,因此张秉经逝后,其孙辈为祖父母、父亲同时立碑。

张秉经夫妇墓碑

乡村 | 文化   邳州图话   文学 | 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674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