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著名的国产 Linux 操作系统之一,深度操作系统(Deepin OS)在国内外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用户和支持者,其代表性桌面环境深度桌面(DDE)也被移植到多个 Linux 发行版之上。可能是由于深度操作系统太过成功,以至于在很多人印象中,深度只是一家桌面 Linux 操作系统供应商。
在 2019 年,统信成立并推出了 UOS,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服务器、云计算等领域。无独有偶的是,同样的趋势我们也能在 Ubuntu 背后的发行商 Canonical 上、以及其它的 Linux 发行版厂商上发现。这让我们开始产生一个问题,是桌面操作系统不再重要,已经不能代表现代企业计算的主要需求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任紫东的看法是,“桌面和服务器端一样重要”。一方面,虽然深度操作系统在国产 Linux 桌面操作系统中占据了较大份额,但整个 Linux 桌面只占有了近 5% 的国内桌面市场份额,可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一方面,在 Linux 用户群体方面,往往其桌面环境和服务器环境都采用了 Linux,这种环境的协调一致,有利于他们的工作,比如开发、运维、测试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微软要在 Windows 中加入 WSL 来弥合开发人群的日用和目标操作系统的间隙的原因。所以,对于统信,乃至其它 Linux 发行版厂商来说,服务器和桌面市场同样重要。
对于这种基于上游发行版而产生了多个下游发行版的情况,开源社区中一些人认为,发行版太多了,大家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因而很难打败其它操作系统。就此问题,我也和任紫东进行了讨论,是否欧拉生态也会出现碎片化呢,这是否会影响欧拉及其商业版的发展?他说,虽然欧拉有着诸多的商业发行版,但是由于欧拉是社区成员合力打造的根社区,其所基于的技术都是属于 Linux 和开源的领域,因此,各个商业版在各有侧重的同时,也具有相同的主干,这种主干是大家基于生态需求共识的标准,从而有效的避免的生态碎片化的情况。枝繁叶茂,在主干下的发展,不但不会破坏欧拉的生态,反而会给欧拉带来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可能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拉社区中有大量的 SIG 存在。近些年来,在开源社区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各种 SIG 的消息。SIG 是“特别利益小组”或“特别兴趣小组”的缩写,这是一种灵活的蜂群式开源协作模式,专门针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方向,而凝聚一群人来为之努力。在欧拉生态中有多达上百个 SIG,而统信领导了其中十个 SIG,参与了五十余个 SIG 的开发。
而另外一方面,统信投入大量人力为商业版所提供的各种产品、特性和改进,也都会回哺到社区,以在社区大生态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些都是基于统信的商业需求和商业机会而产生的,所以统信也有足够的动力去参与和推动它的发展。同时,这些 SIG 所产生的成果最终会转化为欧拉这棵大树上的累累盛果,成为整个根社区的共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