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时记忆中,年就是在吆喝声中徐徐拉开帷幕,一声“糖葫芦儿”声音嘹亮,尾音悠长......一抹裹着糖浆的“红色”,让人看了口水直流。随着春节临近,作为“糖球村”的江苏省邳州市炮车街道四王村热闹了起来。 老手艺 闯出产业新路子 四王村,被称为全国“冰糖葫芦第一村”,享有“一把红伞走天下”的美誉,其制作糖葫芦的历史已有100余年。在四王村村史馆,记者了解到,四王村“两委”班子的带头人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该村冰糖葫芦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过去一些老党员创立山楂合作社来带领年轻党员一起创业致富,把四王村冰糖葫芦产业的名号打响,才有了如今的支柱产业。 炮车街道四王村党总支书记顾帅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书记带领全村人民外出从事冰糖葫芦销售产业,90年代村里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近两年山楂产业在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逐渐更新,老一辈人的技艺还在,新一代年轻人进行技术革新,将四王村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增加品牌影响力。” 全村串“糖球”个个手艺人 对四王村村民来说,制作冰糖葫芦是传统,更是一门赖以生存的技艺。目前,全村2168口人,900多人都有一手制作冰糖葫芦的技艺,在北京、天津、河南等全国各地谋生。 村民张鑫美在外地经营山楂生意已有40年。“我从20岁学会这门手艺,家里祖祖辈辈都卖冰糖葫芦,年轻的时候在外地超市卖冰糖葫芦,生意很好,一天能卖近900元。”说着,张鑫美给记者现场展示了冰糖葫芦制作的过程,经过熬制糖浆、蘸糖等步骤,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就做好了。 四王村冰糖葫芦选用优质山楂,配以上等蔗糖精心制作,口感独特。过去,四王村的冰糖葫芦所用的山楂都是各家各户自行到山东购买。1997年,村“两委”在村里成立山楂批发市场,采购全国最优质的山楂,分销给在外地从事冰糖葫芦销售的农户。在四王村山楂批发市场,商户们正在熟练地挑拣山楂。 商户尹永玲说,“我们去山西、山东、河北、辽宁等山楂主产地采购,口感好,甜度大,订单量充足。今年价格高,营业额有时候一天10000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延长产业链条 打响“大邳一串红”品牌 2023年,四王村全村冰糖葫芦产业营业额达到7200万元,实现人均收入3.8万元。村里还将突破传统产业模式,与山楂合作社、山楂经营大户合作建立食品加工厂,通过低温速冻技术保留山楂最新鲜的口感,进一步扩大“大邳一串红”这一商标名声,将新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顾帅表示,希望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增加村庄曝光率,进一步扩大四王村冰糖葫芦的影响力,将新产品通过线上销往全国各地。现在厂房内部正在进行装修,争取年后产品上架,带动近120口人劳动就业,同时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左右。 来源:邳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