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州VS常州!是时候一决胜负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HeaVen 发表于 2019-7-30 19:5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BHeaVen
2019-7-30 19:59:28 13223 0 看楼主
前言



江苏省可谓人杰地灵,江苏风情可以分两部分,苏南和苏北;苏北方言和文化基本和山东河南安徽北部相同,以徐州为代表;苏南主要以苏州无锡常州等为代表的经济天团。前3大城市的GDP均已突破1万亿,别离是南京、苏州、无锡。前3名无论是在各个维度都无法撼动其地位,那么发展迅速的常州和徐州,谁能成为第4大城市呢?



原文中此处为投票,暂不支持采集



近期爱徐州微博发布了一条:徐州VS常州,我们的最大差距和优势各在哪里?一张数据表的全面比拼,马上就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表格来自网络 仅供参考


















从网友的留言来看,站队常州强于徐州的,明显占据多数,理据最多的来自经济层面的比力。常州经济实力强于徐州目前看确实是事实,笔者对此也很认同,例如:

徐州GDP总量和常州固然半斤八两,人均GDP、人均居民存款却足足相差近一倍;上市公司常州58家远多于徐州的12家。

但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不是现在谁强过谁,而是未来谁能强过谁。笔者认为:徐州有本身的发展优势,咱们不必然非得走常州曾经走过的发展道路,更没必要妄自菲薄而活在过去。






下面,我们就试着与大家具体共同探讨,徐州VS常州,到底谁是最牛潜力股?徐州真正的优势安在?而正是因为有了省内13市的积极竞争,我们江苏才能在全国脱颖而出。对比开始?



未来城市地位



徐州>常州关于城市地位,笔者认为:常州,处于江苏经济领头羊苏州和省会城市南京中间,地理位置其实比力尴尬。相对比的是,徐州作为国家特批的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将带领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发展,可以说是4省交会的中心,影响力十分巨大。所以,就城市地位可能对未来的产生的影响,徐州的明天理应更加美好。






先看常州

常州和镇江一样,属于大苏南五市范围中,比力中庸的那两个。城市面积小,人口少,缺少网红城市的光环,说到常州,人们想到的是常州恐龙园。

苏锡常三个地方,谁托管的县级市多,谁的经济实力就强大,正所谓小弟强则大哥强。现如今苏州逼近2万亿,无锡突破1万亿,常州2018年破7000亿。但光从市辖区的发展来说,常州在苏锡常中并不示弱。

在苏锡常三地中,常州离上海最远,离南京比来,这带来一个问题:享受上海经济辐射不如苏州、无锡,三地经济总量、人均GDP与离上海距离成正比。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全球500强企业在苏州有250家摆布,在常州则在50家上下。

让人倍感不测的是,在去年沪浙苏三地正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一共涉及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8个城市。苏州和无锡赫然在列,常州却被完美绕过。

虽然常州被上海完美绕过,但是我们的省会老大哥南京想要拉起常州的小手,做个好伴侣。常州溧阳和金坛将作为南京的特别合作区,和南京协同发展。而目前来看,常州下属的溧阳市,已经向南京挨近。

常州回归南京都市圈,是常州的需求,也是南京的需求。目前整个南京都市圈,除了南京外,其他城市都不算强,缺乏一个二当家。常州的加入,必定会让南京都市圈呈现不同的局面,而常州的地位也将大大提升。不外,南京对常州的正向经济辐射到底有多大很难说;将来南京要是打造强省会,对常州发展的虹吸效应也必然是明显的。






再看徐州

徐州被认为是苏北五市里的另类,很多人想到苏北却常常把徐州忘记。忘记徐州不是因为徐州弱,而正是因为徐州是地方一强。

你可以说淮安弱,可以说宿迁弱、可以说连云港弱,但没人说徐州弱,苏北高铁仅徐州一家,苏北重工业基地仅徐州一个,苏北交通枢纽仅徐州一户。

而徐州更大的发展潜力,不在于与淮安等地争夺苏北中心城市,而是淮海经济区的打造。什么时候国家开始重视这个地区了,什么时候徐州就要腾飞了。

山东已经有所行动,因为济南很着急了。莱芜并入了济南,一个强省会的出现,会不会把枣庄的目光从徐州身上吸引回山东?



未来高铁枢纽



徐州>常州

从2008年10月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开始,中国已经全面进入高铁出行时代。高铁的最大好处就是便捷的交通,使人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更是让一日双城不再是梦想。截至目前,苏北除了徐州通了高铁,其他4座城市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的高铁建设非常滞后。但徐州是陇海线与京沪线两大主干线交汇点,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这一点常州自然是比不外徐州。






先看常州

2019年1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9-2025年)的批复。

按照规划,将形成区域城际铁路主骨架,以及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城际铁路网,构建南京至江苏省内设区市1.5小时、江苏省沿江地区内1小时、沿江地区中心城市与毗邻城市0.5-1小时交通圈,基本实现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

按照网络布局,将有序建设一批城际铁路项目。近期规划建设南京至淮安、南京至宣城、盐城-泰州-无锡-常州-宜兴、南京-滁州-蚌埠-亳州线江苏段等城际铁路项目,其中江苏省内总里程约980公里。






再看徐州

按照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全景图解高铁格局,洞悉大国之城谁将崛起》,其中勾画了三大重点高铁交通圈,别离为北京、郑州和徐州。徐州目前1小时内可通达宿州、枣庄、萧县、蚌埠、商丘等5个市县,而随着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延伸,未来还将有更多地级市融入到徐州高铁1-2小时交通圈。












未来人口优势



徐州>常州

我们徐州,是江苏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发展潜力研判,关键之一在于研判人口,逻辑链条是: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等区位因素决定产业布局。因为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有人流,才会有物流、商流和资金流,才能促进地区可持续性发展。






先看常州

按照数据,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2.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2.5%。但全市人口总量严重制约了常州的发展潜力。






再看徐州

徐州户籍人口虽然超1000万,但常住人口只有880万,目前属于典型的人口流出型城市。

但未来呢?笔者认为徐州的主要优势仍然在其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周边拥有数千万的庞大人口,随着城市经营升级、城市规模扩张,经济发展决定人口流向,徐州对周边人口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强,人口由流出型转为流入型。

由下表我们可知,徐州市常住人口从2013年开始止降回升,总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近些年,全市常住人口年均增加近4万人。



再看猎聘所发布的2018年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20强城市榜单,江苏省4个城市入围,无锡、常州、徐州、苏州分列榜单第12、13、18、20位。徐州固然仍低于常州,但已经高于苏州。徐州对人的吸引今非昔比。



未来高校实力



徐州>常州

站在城市竞争的角度看,高校分布地图为各大城市的真实实力提供了重要参照。

因为一座城市强不强,经济乃至人均GDP只是参照系之一,教育、医疗以及交通等公共办事能力,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力指标,要经过漫长的积淀才能具备竞争力。






先看常州

常州没有名牌大学,但常州的科研实力依然强大,机器自动化、智能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科院在常州设有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所。






再看徐州

徐州有高校众多,其中中国矿业大学是中国双一流名牌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医学院实力也不错。

徐州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这是优势,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

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实力不够,教育优势就无法转化为科技优势,因为缺少足够的产业支撑。相对而言,那些拥有顶尖学府的城市,如果科创弱、产业弱,哪怕能找到足够的生源,未来同样很难留得住人才,兰州大学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可以说,一座有一流高校但发展欠佳的城市,要比一座有教育短板的经济强市更危险。



结语

就目前来看,常州的经济发展必定更好,徐州人民也非常认可常州的实力。但是,笔者认为受制于人口、面积,可见的将来,徐州经济质量再次赶超常州是必然会发生的。因为我们有一线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我们有交通枢纽,我们有高校众多,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徐州人民也会很努力!过去,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未来的徐州必然会更好!加油吧!我爱徐州!



(文章综合转载自百家号/单问者,常州楼市、徐州地铁圈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来源:爱徐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BHeaVen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322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