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故事|张法民:鲁迅逝世后,宋绮云在西安主持召开追悼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0℃ 发表于 2022-8-4 08:43: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0℃
2022-8-4 08:43:32 6790 0 看楼主
鲁迅逝世后 , 宋绮云在西安主持召开追悼会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文坛巨匠,是中国的文化主将,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现代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丰碑级人物。毛泽东曾评价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1881年9月25日生),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病逝世。噩耗传出,全国震悼,上海、北平、厦门、太原、济南等地,纷纷召开纪念大会,追悼中国文化新军的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中国共产党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连发3份电报,分别发给鲁迅家属、全国同胞和国民党中央。

鲁迅先生一生的光荣战斗事业,成为中华民族一切忠实儿女的模范,成为民族解放,为世界和平而奋斗的文人模范。他的笔是对于帝国主义、汉奸卖国贼、军阀官僚、土豪劣神、法西斯,以及一切无耻之徒的大炮和照妖镜,他没有一个时候不和被压迫的大众站在一起,与那些敌人作战,他犀利的笔锋,完美的人格,政直的言论,战斗的精神,使那些害虫毒物无处躲避。他不断地鼓励着大众的勇气,向着敌人冲锋。

宋绮云和鲁迅先生从未谋面,但却有一次书信交往。宋绮云喜欢研究中医,孙中山先生、鲁迅先生都是学习西医的,对中医几千年来的医世之功缺乏正确评价,孙先生认为中药是病人的一种安慰剂,鲁迅先生在杂文中做了一定嘲讽,诸如“人血馒头”和用“原配蟋蟀做中药引子”等。宋绮云认为意见欠妥,便上书鲁迅商榷。言及祖国医学的糟粕,但其精华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繁衍所证实。没有想到鲁迅先生回了信,还附寄来金华火腿两支。宋绮云从来信字里行间,体会到先生的坦率,平易近人和胸怀若谷,虚心接受意见的高尚人格,深受感动和鼓励。尔后,通过自己的战友和鲁迅先生有过交往的徐文雅以鲁迅先生名义把两支火腿送往陕北。交到叶剑英处。

西安学联决定于10月24日,在西安革命公园广场举行追悼大会。会前各校学生夜以继日的准备,制作花圈、编写挽联、书写标语、布置会场等,充分表示了青年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和哀悼。

24日,正当学生们准备开会之时,会场突然被包围。西安公安局长马志超、陕西省肃反专员彭振寰。率领几百个武装警察占据了大会主席台(革命亭)。马志超站在亭内向学生们宣布:“奉上级命令,今天不准在此开会。

警察们没有动武,但会议被他们破坏了。忽然一位学生建议:“我们就在这广场的中央,高举鲁迅先生的遗像和标语牌,作为临时主席台,不是一样可以开会吗!”

大家赞成这个建议,很快便把临时主席台布置好了。会议按预定的程序,庄严隆重的举行了。马、彭之流只得远远地呆立在原来的主席台上,无可奈何地看着学生开会。

宋绮云对这次追悼会被特务干扰、破坏,甚为气愤,便召集教育界骨干研究对策,一定要粉碎特务们的破坏,支持学生们的正义斗争。

学生追悼鲁迅大会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当局受到群众团体的一致谴责。他们为了把纪念鲁迅的广大群众活动引入歧途,便别有用心地拼凑了一伙人,以陕西教育界的名义在陕西易俗社剧场,召开第二次西安市追悼鲁迅先生大会。

宋绮云认为上次追悼大会不成功,挫伤了群众团体的积极性,也长了敌人的反革命气焰。这次对会议的抵制,只是小挫了。敌特的锋芒,应当乘胜追击,进一步发动群众、教育群众,这是充分显示群众威力、开展救亡运动的极好机会。于是,建议特支研究,召开第三次追悼鲁迅先生大会。

西北特支同意了宋绮云的建议,并委托他负责筹备。宋绮云首先登门造访了邵力子主席的好友缪石遗、吴召侠两位老先生,请他们向邵说,西安学生界、教育界都召开了鲁迅先生追悼大会,文化界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召开追悼鲁迅大会。

经过缪、吴的疏通,邵力子知道全国各大城市都召开了鲁迅追悼大会,当局都以温和态度处理,便也欣然应允。据缪老先生讲,邵主席对文化界纪念鲁迅一事表示非常欢迎,对此仲辉(邵力子字)很自豪,他说鲁迅是他绍兴同乡,又是留日同学,彼此私交也是好的。

西安第三次追悼鲁迅先生大会是在西北特支的主持下,以西安文化界名义召开的。会前经过充分准备,以防发生意外。主席团有中共西北特支领导以及民主人士组成,会场借用陕西省民众教育馆礼堂,正中悬挂着鲁迅先生遗像。邵力子送的花圈,突出地放在遗像的前面。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花圈放在两边,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到会的群众主要是各学校师生代表、救国会代表及新闻记者五六百人,礼堂里座无虚席。

主席团为了使会议表现得灰色些,还请来了西安各学校师生代表和各界知名人士,并敦请缪石遗、吴召侠两个老官僚担任主祭和襄祭。他们都穿着长袍马褂,庄重严肃地领导全体向鲁迅先生的遗像鞠躬致敬,静肃默悼。继由陕西实验小学学生奏挽歌,声调沉郁而悲壮,群众沉浸在悲痛穆静中。

“不许动!”宪特们荷枪实弹的冲进了会场。气氛异常紧张,一个营的宪兵包围了民众教育馆。

宪特们冲进会场一看,都愣住了。台上坐的大都是穿长袍马褂的老绅士,当中竟是省主席的两个密友。台前放着邵力子和张学良、杨虎城送的花圈,。弄得特务们莫名其妙。学生们高呼口号,要求特务、宪兵迅速离开会场,不要妨碍开会。结果,特务们只好灰溜溜地连道“误会、误会”退出了会场。

大会正式开始,宋绮云代表主席团致挽词:

鲁迅先生是坚定地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上的,因而他强烈地同情站在中国人民立场的革命政党。这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可以证明,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民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己为光荣的。”鲁迅先生由于他真正站在人民立场,强烈地反对日本侵略者,因而强烈的痛恨向日寇屈膝投降的汉奸卖国贼。鲁迅从来反对空喊革命的空头革命家,他近年来,以病危之身,垂暮之年,就奔走呼号,不遗余力。他号召同胞们拥护革命政党所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种呼吁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是对于国家、民族、无限忠诚的表现。

同志们,在我们民族、国家这样危机的关头,鲁迅先生溘然与世长辞。但我们必须化悲痛为救国的力量,无负于鲁迅先生对我们的希望,与一切反动的邪恶的势力勇敢坚决的斗争。

宋绮云的讲话受到了大会群众的热烈欢迎,鼓掌声经久不息。各方群众代表也纷纷发言,激昂慷慨,感人肺腑。最后通过大会通电。会后在南院门游行。到会的同志怀着悲痛激忿的心情离开了会场。

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它给西安各救亡团体一个巨大的鼓舞。宋绮云在大会上所作的讲话,以及10月21日他为《西北文化日报》所写的《敬悼鲁迅先生》的社论,对鲁迅先生评价的正确,感情之真挚,今天读来,仍然感到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邳州市史志办公室
张法民   
(参考资料:忆宋绮云烈士,红色家庭一门三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0℃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79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