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的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以爱相随 发表于 2018-12-8 16: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以爱相随
2018-12-8 16:23:04 4034 0 看楼主


“假如有一天再碰不见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早上,一则微博,一位给我们制造快乐的主持人的离去,让我们再次重视“死亡”、“生命”与“健康”。





看到网络上大家或长或短的发文悼念,总想起《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传说中,人这辈子一共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生物学上的死亡。第二次是在葬礼上,随着人们的鞠躬,你的社会地位死亡。第三次,也是最后的死亡,是当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将你忘记……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什么是死亡,什么又是生命?其实我们每个人对此都是困惑的,包罗孩子。





一切关于“死亡”的话题都过于严肃带有恐惧,关于“生命”又过于高深不切实,关于健康又浮于标语难于执行。生命如此可贵,所有这些不是只有老去和失去时才应该谈及的话题,我们需要生命的教育。





作家周国平曾在文章中写道: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而人文精神之花应该用三种教育来浇灌,即:生命教育、智力教育、灵魂教育。

文中提到生命教育,他写道:生命教育包罗体育,以健康的身体为目标。但,一个人如果只是身体健康,却不懂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健康有何意义?所以,我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对生命的尊重。





理论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生命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发展信任:生命的幸福奠基在信任与安全感上。孩子最需要的是拥抱和哺育、温暖和祥和。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学习自律:孩子开始发展其自律(autonomy),自律得不到好的发展,生命将会是混乱失控的悲剧。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主动进取:发展主动进取,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也是道德发展和快乐人生的基础。

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勤奋与好奇:发展勤奋和好奇,这种特质是自我实现的资材,透过它才有健康的自尊和生涯发展。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完整,心理比力健康,人格发展趋于健全。生命的充实感与生涯实现的基础因此奠定。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创意与亲密:发展创意和亲密,使生命变得多采多姿、活力强,并发展幸福婚姻生活和家庭。

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中年期:这是一个生产的年代,在事业上发展,在生活上有更大视野的接触。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生命的晚期:适应晚年的生活:如适应丧偶、户外活动以保持体能等。透过回顾过去,发现人生的价值,而感到满足。反之,则易造成绝望、怨恨、自我否定。





死亡本身并不成怕,可怕的是毫无准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看待生命,爱护保重生命与感情,生命教育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情。死亡教育属于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它会加深孩子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生活中,我们也会面对关于“死亡”与“生命”这样的话题,面对孩子提出的困惑,需要及时解答孩子对死亡的困惑,疏导负性的情绪,帮手他们形成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正确认知。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告诉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比如鲜花的盛开与凋谢,都是使孩子明白生命与死亡的机会,就如季节的改变一样,悲痛、流泪、思念、恐惧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也有很多绘本对死亡和生命进行了温暖的诠释,比如《祝你生日快乐》通过一个得了癌症的小女孩的离去,讲述了生命脆弱的主题,《爷爷变成了幽灵》解释了人死亡以后会到哪里去,《爸爸的围巾》讲述了人终有一天会离开,但总会留下温暖的想念,还有《汤姆的外公去世了》、《活了100万次的猫》、《一片叶子落下来》、《小威向前冲》、《窗边的小豆豆》,等等,但我们不能试图用绘本让孩子明白人生大道理。





关于死亡教育不必太刻意,也不消太回避,恰当的问题下恰当的解释和引导,循序渐进。

生命的教育是尊重生命,在爱惜本身生命的基础上,去追求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就需要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适当引导,有节奏的自由生长。在成长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心灵里的阳光会陪伴孩子走过生命中的暗中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以爱相随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03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