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媒:城乡教育间鸿沟或致中国失去足够技术工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风铃摇 发表于 2019-1-15 08:4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风铃摇
2019-1-15 08:40:53 2985 1 看楼主
原标题:美媒关注中国农村教育问题:须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消息网1月14日报道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月11日刊登文章称,中国经济奇迹——以及它在过去40年里让大约8亿人摆脱贫困的成就——的另一面是富裕的城市家庭和挣扎的农村家庭之间的巨大差距。文章摘编如下:

放学后,一个瘦小的9岁女孩打着天蓝色雨伞,背着粉色米老鼠书包,爬上1英里(约合1.6公里——本网注)长的石阶,这些石阶在雨中像冰一样滑。在这条陡峭崎岖的路上,她沿途要经过雾蒙蒙的山口,破旧的土墙农舍和稻田,还有泥泞小道和池塘。

韩晶晶(音)是一名“留守儿童”:她父母都在遥远的外地打工,白岩村(音)大多数家长都是如此。

64岁的王有心(音)是韩晶晶的祖母。在中国南方的张公山区(音),年迈的男男女女在田里长时间劳作,做饭和打扫卫生,养猪、养鸡和养鸭。他们还抚养本身的孙辈。他们希望,全年无休的帮手能为孩子比上一代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铺平道路。

报道称,中国经济奇迹——以及它在过去40年里让大约8亿人摆脱贫困的成就——的另一面是富裕的城市家庭和挣扎的农村家庭之间的巨大差距。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中国约有6900万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很远的地方工作。

“我上的是勤劳大学。”王奶奶干笑了一声说。她说:“我没有上过学。我知道在这个社会做一个文盲会不容易,我不希望他们过这样的生活。所以我会尽我所能供他们学习。”

农民工很难把孩子带到城市,因为他们没有户口。不会读写的祖父母只能提供有限的学习建议或帮手。

然而,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斯科特·罗泽尔警告说,如果中国不能改善农村教育,其经济奇迹可能会破灭。

自动化正在摧毁工厂的非技术性岗位。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为中国最大挑战之一的农村和城市教育之间的鸿沟可能导致中国失去足够的技术工人。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没有本身的学校,白岩村成立了一所乡村学校,配备了一名志愿者教师。

从1997年起,本地政府增派了教师,但没有一个人在山上待得住。

这所学校能撑到今天——现在在一栋有6个简朴教室的楼里——令人吃惊。它之所以能维持下去,是因为重庆的一个非营利组织帮助了3名教师。

自2001年以来,超过20多万所小规模乡村学校被关闭,农村家庭别无选择,6岁儿童就被送到乡镇的寄宿学校。

罗泽尔说,寄宿学校的学生“学业上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社会情感上更差。他们有压力和焦虑。学生只有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与学校联系紧密,才能受益”。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中入学率有所提高。中国于1985年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工程师和科学家,同时发展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的大众教育体系。

但罗泽尔认为,这加深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长期差距,因为大部分资源进入了精英城市体系。

他说,现在中国面临着高级高薪技术员工潜在短缺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jon777 发表于 2019-1-15 08:41:4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jon777
2019-1-15 08:41:41 看楼主
缺的不是技术员工缺的是企业,打城市企业扎堆,农村又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风铃摇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985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