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行,是心灵的阅读;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HaHa希! 发表于 2019-4-2 16:2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HaHa希!
2019-4-2 16:27:53 3032 0 看楼主
今天与一位伴侣交流,伴侣说:“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没有读绘本,也没见怎么样。民国时期,一样出了那么多大文豪,大科学家!” 这是伴侣的原话,简单30多字,弦外之音却很多。是的,我们中国人以前没有读绘本,确实也没见怎么样,所以,现在我们的孩子也就不需要看绘本了吗?

作为一个早期阅读推广人,我会认为这是典型的“绘本不必看论”,而有着这样不雅观点的家长真的还很多很多,可见早期阅读在我国的普及还差很远(我说的普及,不是指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把一本书倒转来翻,也叫看书了;而是指孩子真正的在阅读。)。面对这样的一种“绘本不必看”论调,我是有话想说。



旅行,是心灵的阅读;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孩子开展早期阅读看绘本,不是为了将来能成为大文豪或者大科学家,而是为了让孩子的童年时光更有趣,为了让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因为如果一个人学会享受阅读,有阅读这个伴侣为伴,他的人生将会更精彩,所以我们鼓励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孩子的“空余”时间是很多的,当孩子无所事事时,作为家长,你是让孩子看电视还是给手机他玩来打发时间呢?也许陪孩子一起看看书,要比孩子玩手机更有益于他成长。不是吗?

当孩子长大后,“空余”的时间依然会有,但却不是每时每刻都有人会陪在你身边,而此时,你懂得打开一本书,你就不觉得孤独。

“旅行,是心灵的阅读;阅读,是心灵的旅行”,而绘本作为世界公认的最佳儿童读物,孩子在看绘本时,也是孩子心灵的一次旅行。当孩子搭上绘本的翅膀飞上了天空,当孩子坐上历史的火车回到过去,当孩子拥抱童话的真善美,当孩子手捧着绘本给妈妈一个吻…… 让孩子在绘本中成长,不是挺好的吗?



孩子看绘本,是一种新的教养模式

当然也不是说孩子不看绘本,将来就不会有出息。孩子能否成为大文豪或者大科学家,不是由哪一成长阶段而决定了的。让孩子看绘本,只是一种新的教养模式。为什么比来这些年,我国教育界引入了很多国外育儿的思想,例如“正面管教”?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管教模式产生的一些弊端,在现今社会越来越明显地呈现,例如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稍有不顺心就伤害本身或他人。我国传统的教养模式当然有很多好的成分,但我们不该该因此抱残守缺,更应以时俱进。就像我们当年历史的“闭关锁国”以及4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说明了,新的思想可以鞭策社会的进步。

教育思想和方式同样也是如此。 我们都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更喜欢听故事而不是说教。而绘本,正是把要说教的道理寓于书中,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有个5岁的孩子有爱拿别人的东西的小弊端,家长打骂批评说教各种招数都试过了,孩子依然改不了这个弊端,因为一些道理上对错,孩子是不易理解的。于是,我保举了一本绘本《晴朗的一天》给家长和孩子一起看,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的心灵被故事内容所触动,行为得到了改变。像这样的绘本,只要我们家长想要孩子知道的“道理”,我们都能在绘本中找到,通过与孩子共读绘本,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更多的健康成长的养分。



“图画教育”更具想象空间

如果说看绘本要有些功利性才值得,要为了更可能成为大文豪大科学家等。我们来看看我国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数,据说只有11.5个,其中是我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诺贝尔奖还要少。请不要误会,我不是说得不到诺贝尔奖的作家和科学家就不足够伟大,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说,我国的孩子与欧美的孩子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有着不小的差距。我们中国人有着足够的勇气去接受与世界落后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也许跟我们传统的早教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很多电影画面看到,欧美对孩子的教育,很多时候就是在翻阅古书时开展。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是“言传身教”,就是老师说什么了,孩子就听什么,做什么。这样留给孩子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就相对小了。我们来看看语文写作的进阶,小学一年级的写作形式是“看图写话”,到了高年级后才会有“材料写作”。为什么我们是从“看图写话”开始呢?因为图画给人的想象空间显然要比语言的要大要开放。



绘本无国界

最后想说的是,绘本只不外是一种文学形式,虽然绘本这个词本源上来自于国外,但并不是说绘本就是国外的东西。我们中国人也有绘本。就像电影是外国的产物,但我们有在做中国人的电影。当有一样好的东西出现了,国界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不是说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来都不看绘本,现在也没必要看。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角,通过图画去鞭策故事发展的文学形式,这样的创作,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在不懂文字下同样能获得阅读的乐趣。

绘本创作不仅对图画还是文字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我国的绘本创作起步比力晚,所以市面上看到的很多绘本都是国外的作品,因而产生了一种声音,绘本是外国人的思想,中国孩子不该去看外国人的书。我只想说, 艺术的美,是没有国界的;真善美、勇敢自信、待人友善等等这些价值不雅观,是普世的价值不雅观,不是因为这些价值不雅观出现在国外的作品里,我们就拒绝。



绘本是一样好事物,而孩子会不会看,更多取决于家长是否愿意去和孩子一起看。我们不该该有“必看论”和“不必看论”,喜欢看愿意看的,我们就看吧;不看绘本,孩子也会从其他渠道可以获得心灵成长的营养成分,看绘本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只是看绘本这件事,怎么看待利都是大于弊的。

愿更多的孩子有绘本的滋养!

[END]

孩子的情商不知道怎么培养?多可兔致力于”让孩子在亲子阅读中学习好情商”。更多交流请私信或者添加VX: duoketu1,感谢您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HaHa希!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03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