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家麦秸编物:麦秆扇子与麦秸秆垫子(作者:许广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6-30 11:3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6-30 11:37:01 3790 0 看楼主


麦秆扇子

上世纪5、60年代,农村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热天为了凉快和驱蚊子,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麦秆扇。制作麦秆扇首先要到捡收割过的麦穗杆,选择麦秆中最细长的一节,同时剥去外“衣”,然后把这些麦秆用针穿成片,大小因扇面大小而定,有条件可以用硫磺熏制,让麦秆变白,接着利用一根细竹篾或劈开的细腊条秆弯曲成扇形,再用针线缝合固定扇面,同时用棉线绑缚麦秆加固扇柄,再经过一番修剪,一把轻便的麦杆扇基本做成来了。一把合格的麦秆扇对选材和手艺都有讲究,要选新鲜刚收割的长麦秆,按照长短粗细分类制作,制作过程中要把握好麦秆的韧度,如果做出来的扇子上有裂缝或是折痕,那这把扇子就是残次品。因为麦子秸秆制作的扇面之间有缝隙,麦秆扇摇出来的风不是很大,风力正好,最适合体弱者或白叟使用。与另一种手工扇——蒲扇比拟,麦秆扇更加轻便,手腕不会太累,所以深得村民喜爱。

据2014年6月10日《现代快报》刊文,上世纪60年代苏州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富强社区的陈阿婆小时候经常和家人一起到虎丘等地叫卖麦秆扇。主要卖给城里人,以及上海游客。陈阿婆回忆,做一把扇子要1个多小时,当时按扇子的大小,售价从1分到5分钱不等。后来因为工艺复杂又不赚钱,村民很少再做这种扇子,如今,麦秆扇几近绝迹。



麦秸秆垫子

农村人常用麦秸编织垫子用于场院的遮风挡雨。我们家乡叫“打垫子”,常选阴雨天农闲时打垫子。打垫子的一种方法是在一根横着的木杠子编织(如下图)。用两个支架架起一根比垫子稍宽点的6—7公分粗的横棒,用砖头缠好线,两个系在一起,均匀地搭在横棒上。一般四组八个砖头的绳坠子就可以编织了。搭一层麦秸秆(大约10——20根),就将绳坠子从横棒上面交换过来并用手拉紧点再放下来。一般从一头单数绳坠子编起,再搭第二道麦秸秆时,就交换双数的绳坠子。这样反复操作,一直编到需要的长度为止。

麦桔垫子披在草垛、粮垛上。遮盖时,从锥形草垛下沿,自下而上一层压一层反向旋转覆盖,再在草垛的尖顶用草绳或棍棒固定压实。披好垫子的粮草垛,四面透气且不漏水,它曾是农村场院必不成少的遮雨用具,就地取材,既经济又实惠。麦子秸秆编的垫子农村人常用来铺在地上当坐垫;冬天铺在床席子下面挡风取暖;蚕老结茧时做附着物。现在草垫子仍有其生命力,常用来遮盖蔬菜大棚,遮挡新制的砖坯,堤堰防汛等,不外编草垫子的原料多改为稻子秸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79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