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村物语:泥罐儿(作者:徐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8-3 21:09:40 4373 0 看楼主


读《宋史》看到司马光的记载: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今人把这段故事总结为“司马光砸缸”,而我们知道,宋朝是没有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缸的,因此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宋史》上说的瓮。瓮是什么?辞典上说是一种盛放水、酒、菜的陶器。

细想了一下,缸很大而结实,一个七岁的孩子想把它砸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瓮就相对容易一些了,这瓮可能就是用土烧制的陶器,壁也薄,容易砸破。

这“瓮”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呢?

让我这个年龄最大的八零后把记忆往前推三十年,生活中瓮的影像还真不少呢!

逢集的时候街道上人来攘往,在路边上会有一溜摆开的卖瓮的摊位,这些东西全部用陶土烧制,灰黑色,乡人叫它们土罐子,泥罐儿,温罐儿,它小的如拳,拃把长,拃把高,大的如缸,肚大腰圆,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像梨,有的如月,瓶口有大有小,有平口的,有缩口的,有敞口的,口外面的壁上有对称的耳,用来系绳子。罐厚薄均在一公分摆布。卖罐子的手备一枝树枝,供买家检查罐子质量,想买罐子的总是用树枝或者手轻轻敲打罐子的不同部位,耳朵贴近罐体,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否有瑕疵。

这种土罐不贵,是家庭常备用品。我的姥爷用一个拃把大小的泥罐盛水,地锅做好饭以后将罐子盛满水放在锅底,用灰烬的余温热水,冬天里用这些水来洗脸,温暖整个冬天。再大一些的泥罐可以用来腌制咸鸭蛋,那是最有诱惑力的,这些泥罐腌制出的咸鸭蛋味道好油多。当然,这些泥罐按照大小形状的不同有不同的功用,有的用来储存粮食,防止虫蛀;有的用来挑水浇园,是运输工具;有的当做夜壶,有的用作丧罐、劳盆……

时光荏苒,这种泥罐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也许只有在乡愁博物馆里面还能见到它们,而在农村,至多也只能见到它们的碎片,鲜见完整的!考古工作者偶尔从考古现场发现完整的,它们多用来盛放铜钱洋钱等值钱的东西。但,泥罐儿,曾经和平常百姓人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见证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是我们不该忘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37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