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拾石子,又称拾子儿,外地有的叫拾磨个、抓骨拐、拾节骨等。拾石子时,女童数人围绕,用小块石子五个,以手拾之,或掷空中以掌承之,变幻多端。石子有在手里,有在地面,有在上抛中,口中作歌,随手势之缓急。偶有迟缓,石子错落,则让他人为之。《拾子歌》是小女孩在玩拾石子游戏时唱的歌,歌词简单,随心所欲,一韵到底,唱歌的节凑与拾石子的动作相吻合。
这种游戏简便易做,而且多是女孩子们一起玩。特别17、8岁的大大姐爱玩,往往三到四人在一起围坐起来,拿出五至七枚磨去棱角的石子儿,或者从河沟里挑选的大小差不多的圆润滑溜的小鹅卵石儿,便马上玩起来。一般都是以右手抓抛石子,几人依序玩耍时,一个先抓起一颗石子向空中抛去,在这颗石子落下的间隙里,迅捷地再从地上抓起一只,同时将接往的那颗再抛起,接着再从地上抓起一颗……这样接连不断的抓抛接抓……待地上的石子抓完,全聚在右手中,便将这些石子猛地放在地上,而那颗用来抛接的石子,则一直处在抛接之中。七颗石子抓抛一遍,叫作“一层”,抓抛两遍,叫做“二层”……谁能抓抛的“层”数越多而那颗用来抛接的石子不会落到别处,抛抓的顺序不乱,谁的技术就算最高,特别有趣的是,抛抓过程中,女孩子们单唱或齐唱《拾石子歌》。
儿时的游戏也许再也不会重演了,但小姐妹们在玩拾石子时所唱的拾石子歌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拾子歌的内容来自生活,信手拈来,随心所欲,歌词活泼诙谐,简单明快,合辙押韵,曲调婉转,带有浓厚的地方民歌风味,悠扬动听,往往一韵到底,唱歌的节凑与拾石子的动作相吻合,是一种歌声中的诗化生活。你听:
“我的头,小母蚰,母蚰下蛋一嘟喽;我的二,小织儿,织双袜子送侄女;我的三,三弯弯,骑着毛驴叫丫环;我的四,抽丝纹儿,坐上板凳拉胡琴;我的五,梧柏树,梧柏叶子插豆腐;我的六,小六舅,金丝元宝五四扣;我的七,小燕飞,飞到河东落河西;我的八,八妈妈,行走路上拧喇叭;我的九,神来守,神来烧香不磕头;我的十,人家拾,人家拾完俺再拾。”
《拾子歌》的内容每一人是一种唱法,各不相同,如:“我的一,年初一,放了鞭炮穿新衣;我的二,二月二,买了新衣送侄女;我的三,三月三,春暖花开上高山;我的四,四月八,姐妹去看牡丹花;我的五,五端阳,大麦小麦都上场;我的六,六月天,天上黄河九道弯;七月七,到七夕,牛郎织女天上飞;八月里,到中秋,西瓜月饼庆丰收;九月里,九重阳,满园菊花一片黄;我的十,十样景,前有十座高山岭。”
如:“头一,年饭,刷刷小锅炒鸡蛋,俺一成。二二。二双,南山边上放绵羊,俺二成。三三,点三,点人马三千,俺三成。四四,围四,溜着围墙写大字,俺四成。五五,知辛苦,织付带子五百五,俺五成。六六,麦秀,麦上场来点豆,俺六成。七七,星期,兴大年初一,俺七成。八八,海八,海燕飞来回家,俺八成。九九,人走,人人都走俺门口,俺九成。十十,人十,人拾完了俺再给,俺十成。”(见王如坤《邳州民俗》)
再如“头头金,头头银,头头花孩花鱼鳞;二尺宝,宝大嫂,大嫂爱穿绫子袄;三、三,娘仨, 娘亲做鞋孩子穿;四、四,怀四, 怀里抱着小孩子;五、五,初五, 俺买粽子过端午;六、六,浪打球,拆了草屋盖高楼;七、七,小七,三十一过是初一;八、八,海八,海棠莲蓬都开花;九、九,艾九,艾蒿圪针扎俺手;十大关,扬场锨,大哥扬完二哥颠。”
还有“头一年,不得闲,插双花鞋过新年;我的二,二嫂子,红绫布的夹袄子。”等,好多,好多。每一轮,喝词不一样,每一轮动作亦有别,因此唱词的内容也各不一样,很有随机性和创造性。歌调优美、动听,其内容诙谐、幽默,耐人寻味。
《拾子歌》的歌词很多,内容丰富多彩,大都是拾石子的姑娘们自编的,也有是延续的,像顺口溜,但也是一种民间的传统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含,听后让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
拾石子的花样很多,从易到难,逐步深入,每一轮的拾法都不一样,但每人在拾石子时所唱的《拾子歌》大至是不变的,各人唱各人的内容,从一开始拾石子,每拾到十遍为一轮。每轮都有各自的规则和名称,比如:“鸡落蛋”、“鸭子过河”(过桥)、“一碰一磕”、“一打一接”、“风摆柳”等等,花样非常多,越是拾到轮次越多,难度也越大,技巧也就越来越高,也就越有趣味,但从来没有能拾到最后一轮的,输赢都是事先玩者讲好的,拾到那一轮为胜。
拾石子是一种文明游戏。要手、眼、口并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还得唱出韵味,使旁观者看的眼花缭乱,听的津津有味。如果不集中精力,稍有忽疏,就会失败。不过好在这个游戏是按累加轮次进行,直到最后一轮定输赢。
附录;节选《邳州民间文学集成》所载的拾石子歌:
(一)
一个,抓着。
头层,层头,梳油头,使油。
头金彩,头银彩,拿把钥匙开门来。
二层,碗豆成,碗豆开花一片明!
二河,对湾,对对蝴蝶飞上天!
三层,层三,李姑娘今年正十三!
三月儿,开杏花,采枝把杏花头上插。
……
头头,油头,梳头油滑溜;
而至,二提,二妹妹二姨;
三姑田,里姑田,河里涨水到两边;
四四,里四,李大哥写字;
五五,苦苦,苦苦连连渣豆腐;
六郎金,上洋学,鸡叫两遍到岔河;
七七星,到北京,大哥走南俺走东;
八八察,玩玩玩,野鸡下蛋土里埋;
九来喂,喂鹑鸽,一对起来一对落;
十十,寒寒,青竹竿蓝衬。
(二)
一对,二对,坐倒对位,八仙过海九九一百。
一对半,两对半,打花鼓,绕花线。
抽的抽,拉的拉,石榴皮豌豆花。
头一,年一,年三十赶你。
二指掌,年来到,贴财神放鞭炮。
三娘,李惠,骑金马赶会。
四家杨,杨四郎,二郎担山撵太阳。
拾五子,料难挨,想吃樱桃树难栽。
六对裤,六对袜,杯杯茶茉莉花。
七七,燕七,燕来山西。
一把扬,二把安,杈把扫帚扬场掀。
一九停,二九停,南大路上九条龙。
石大人,关大门,叮叮当当洋瓷盆。
打荚。玩花,红蛤蟆绿花。
(邳州运河鞋帽厂李晓梅演唱)
(三)
头一,游一,一游到河西,河西。
二只,知礼,妹妹撵你,撵你。
三三,点三,点人马三千,三千。
四怀,挂怀,挂樱桃下来,下来。
五五,南无,南庙上锣鼓,锣鼓。
六郎,下乡,买米来烧汤,烧汤。
七星,北京,北京城里刮风,刮风。
八八,户八,户有老的当家,当家。
九针,十二根,石榴树上结大针,结大针。
十十,人拾,人拾两盘俺再给,俺再给。
打展子,绕腕子,绕起腕子落展子,落展子。
老冒名,四个大姐拾起来。
(四)
头一对,小米贵,小米烧茶怪得味,怪得味。
二只成,豌豆宁豌豆开花一片明,一片明。
三娘,李逵,小媳妇玩会,玩会。
四么抽,个个丢,蚊子咬俺难受,难受。
五南,赌钱,赌输了枉然,枉然。
六郎,货郎,货郎一摇听满庄,听满庄。
七七,炸七,炸鸭子剁鸡,剁鸡。
八来,海来,非赢人不来,不来。
九九,看柳,看大麦九斗,九斗。
十大,挨骂,跟老的学话,学话。
老冒一个四,四个大红字。
展子跃,要来到,公鸡打鸣母鸡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