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季腋臭发作太尴尬?如何摆脱腋臭造成的困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强绝商爸摇 发表于 2020-8-14 19:3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强绝商爸摇
2020-8-14 19:38:02 3932 1 看楼主



夏天是我最害怕的季节,害怕与人近距离相处,害怕人多的时候乘地铁。感觉自己每天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夏季对于有狐臭的人来说

真的不友好

一出门就出汗

一出汗腋下就散发恶臭的味道

无处躲避


狐臭虽不是什么大病

但真的非常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和交际

对于身怀“异香”的宝宝来说

夏天我们秀的不只是身材

还有令人“尴尬”的气味









腋臭俗称狐臭,是由于腋窝的各种细菌与顶泌汗腺(大汗腺)分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质起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由于顶泌汗腺多在青春期受内分泌影响才开始活动,故腋臭多在青春期开始发生,到老年时可减轻或消失。



古代典籍记有腋臭病,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又名狐臭、胡臭。“病源人腋下臭,如葱豉之气者,亦言如狐狸之气者,故谓之狐臭,此皆血气不和蕴积,故气臭。”“肘后疗人体及腋下状如狐狸气,世谓之胡臭。”

狐臭往往给人带来很多的不便,因为狐臭的刺鼻气味使人感到特别的厌烦,闻到这种气味的人大多掩鼻远离。这样就给狐臭的人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并有自卑感,从而影响工作、学习和交际。

狐臭还具有遗传性,一般认为80%的腋臭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其遗传方式为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与性别、种族差异有关,在西方人中,狐臭又称为:“body odor”,意思是一种身体的味道,也就是指体味。关于体味,一般来说,女性多于男性,白种人和黑种人多于黄种人。这主要与大汗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




一项针对大学生中狐臭发生率的调查表明,1100名被调查者中狐臭的发生率为6.41%,以此来推算,中国的狐臭人群达到上千万,还真不少!其中,男性发病率为5.46%,女性则为9.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其实很多狐臭并不难去除,很多患者有可能进入了这几个误区:

认为腋臭是季节性疾病,只存在于夏季,到了冬季就会消失;

盲目治疗:使用不适合自己的方法或者小偏方去治疗,偏方只能缓解并不能去除,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那么如何去除腋臭呢?


1.一般治疗 常洗澡,勤换衣,保持腋窝皮肤干燥与清洁。

2.外用药物涂擦治疗 局部应用铝、锌盐和新霉素或庆大霉素乳剂以抑制腋窝细菌生长;外用抗氧化剂(维生素E)抑制脂肪酸形成;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脂肪酸和氨,用香水遮盖腋臭气味等。

3.注射治疗 常应用无水酒精、曲安奈德、复方硫酸铝钾液等注射至双侧腋窝下,达到破坏腺体和阻断其排出路径的目的。此外肉毒素可以完美抑制汗腺分泌汗液,但肉毒素的问题在于,需要每隔6-9个月治疗一次,比不上手术治疗一劳永逸。

4.物理疗法 采用激光、高频电针、电离子、微波等。其方法为在腋毛区通过热效应破坏顶泌汗腺,并通过皮肤瘢痕组织的形成来阻断腺体分泌液的排出,促使腺体萎缩。优点是操作简单、副作用小。缺点是治疗不彻底,复发率较高,同时局部瘢痕较明显。有时会和手术联合使用,确保根治。

5.手术治疗 目前,腋臭的最佳治疗方案---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腋臭微创清除术。

药师提醒:要去正规医院咨询采取最适宜自己的治疗方案~




腋臭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1、日常饮食:多吃含有水分和营养的水果蔬菜,少吃肉类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特别是大蒜、大葱、葱洋、浓茶等。

2、注意个人卫生:汗液要经细菌分解才会发出气味,保持身体清洁便能减低细菌滋生,所以要勤洗澡,勤换内衣,经常保持腋窝部的干燥和清洁,这样会减轻症状。

3、减低出汗量:夏天减少运动的次数和运动量。



4、穿通爽衣物:有些人以为穿着长袖衣服能掩盖狐臭气味,其实,只会令臭味更烈。因为长袖衣服,尤其毛衣,会增加出汗,加速细菌分解汗液,而且臭味无法散开,愈来愈臭。

5、心情进行调节:因为心情激动或者是情绪的起伏都可以加速大汗腺的异常分泌,所以要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调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sklutnkbir 发表于 2020-8-14 19:39:1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sklutnkbir
2020-8-14 19:39:12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强绝商爸摇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932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