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景洲知青日记选之三:初到农村(1976.7.31-8.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諾篱hy 发表于 2020-10-24 09:1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諾篱hy
2020-10-24 09:10:11 3270 0 看楼主


1975年7月31日晨五时 晴

昨天一天,是在欢乐、兴奋、激动而又不安的心情下度过的。从家到父亲的单位水利局,又在一片锣鼓声中,进了人民剧场。然后,坐着大货运汽车,经过一阵颠簸,终于来到了我的新家——赵墩公社郭口大队蒋西生产队。

我简直像失去了知觉一样。

1975年8月4日晨七时 晴

上面的那篇日记,虽然只有了了几个字,但却是在两天中记下的。由于一切都是那么紊乱,没有固定住处及最简单的学习用具,只能伏在床上,不习惯地记几个字,便又被嘈杂的谈话及生人的出现打断了。

现在再补记这几天的经历。

几天来,现实生活给我的印象是:欢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亲切、友好,就像生活在家里一样。衣着朴素、面目和善的队长,年轻、练达,富有军人气质的会计,结实、矮胖,做事果断的副队长,纯真、正直,很体贴人的团支委......这些,都是构成我这新家庭中的不可缺少的成员。他们使我感到温暖,一点也不寂寞。

七月三十日到了队里后,我们六个知青访问了在大队举行的欢迎会发言的老大爷——我们队的保管员。他是那样的和蔼、慈祥,在介绍了队里和他家里的情况后,在我们的恳切要求下,他背诵了几首热情洋溢、充满了革命豪情壮志的小诗。这诗,朴素,纯洁,有着一种真挚的自豪的感情。有的是诉苦,有的是思甜,有的是丰收的快乐,有的表达了保管员的责任心。

我们的到来,是深受社员们欢迎的。他们问寒问暖。每晚都有许多人来坐,他们对我们印象很好。

但这几天,我的脑子处于迷惘状态。下放之前,把农村幻想得如何如何,屋子又如何布置,怎样学习.....虽然这些都不是泡影,但至今,还不能如愿。但我并不抱怨,来了就是为战斗的,要那些安逸舒适干啥?

下放之前,我总觉得自己已成熟了,一切都行,而当我真的走向生活时,却不能那么主动了。一切任听自然的摆布,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才懂得多点知识啊!在大家面前,我还是多么幼稚啊!

我曾经想做个多面手,也就是各方面的知识都学点,但是没能做下来,没有认真地对待。当时也觉得无所谓,到农村也不一定能用得上。可是,才到农村几天,我便意识到多面手的重要。他们知道我学过柴油机,便要我去当助手,还把二胡也拿来让我拉。可惜(也真后悔),我才学习了那短短的一年,又中断了半年....农村真是英雄用武之地呢!

三十号到队,三十一号收拾房子,听队长介绍情况。八月一号在大桥头看军民球赛,下午在大队学习邢燕子等事迹。八月二日上午张支书介绍大队的情况,下午下雨未出去。八月三号上午忆苦思甜,下午表决心,并且,支书提名我为知青小组的组长。

今天放了一天假,下午就得回去。生活开始变得紧凑,富有战斗性了。

昨晚在大队部开完会后,便急着回家,真是归心似箭,可一到家后,却又觉得家里也陌生了。到底哪儿是我的家,而家又该是什么个样子呢?我茫然了。

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与累,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要团结,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吊儿郎当、松松散散都是吃不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諾篱hy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27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