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事总叹气是病,道医的治疗思路和方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86516321 发表于 2020-10-29 14:4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86516321
2020-10-29 14:44:11 3950 0 看楼主





1


明明心情不错,为什么还会经常叹气?道医认为,叹气除了心情原因之外,和肝脏、气血都有关系!


郁闷啊,这个词都快成为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口头禅了。他们工作之余,容易叹气,甚至来看病的时候,也会叹几口气。


有个妇人也老爱叹气,嘴唇偏暗。她听人家说,用三七可以行气活血化瘀,于是吃了一个多月的三七茶,人反而变得更气虚了。


后来医生叫她泡三七茶时,再加几片红参进去,再喝一段时间,就不叹息了。


其实,叹息也是人体的自救反应,我们看郁闷的闷字,它就是心被关在门里面,它要出出不来,要顺心顺不了,所以人显得疲乏抑郁,好像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一样,没办法喜乐。


道医认为,抑郁久了,也会耗伤气血。所以郁者多夹虚,而阴虚也会致郁。好比农村有些老农干活干得特劳累时,就喜欢坐在田埂上抽支烟叹叹气,这是因虚而致郁。


可见不能一见郁闷叹气,就一味地疏肝解郁,还要考虑补气。


道医认为,膻中为气海。《黄帝内经》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你膻中气要足,人才能喜乐,气不足后就会叹息。


又有个病人,脸上长斑,服了医生推荐的玫瑰山楂茶后,斑是消了,但人却觉得很累,气不够,医生建议,在方中要加黄芪。于是再服下去,气就足了,也不叹息了。


这是因为疏肝解郁活血的玫瑰花、山楂,能把气给顺开,顺开后,如果膻中气不足的话,就容易叹息,这时就需要充气。


可见,治斑把沟渠瘀血通开后,还需要注入新鲜的气血,如同清洗池子一样,刷去旧垢,还要注入新水,令池子保持陈旧去,新水生的状态,池子就会光洁如新。


又有一个小孩子,叹气都成为他的习惯了,几年下来好不了,他的父母都很担心,小小年纪比大人还爱叹气。还不到十岁的小孩子,既没有生活压力,也没有情志上的忧患,何来叹气之举呢?这肯定是一种病。








2


道医建议让孩子吃补中益气丸,结果几个月的叹气就慢慢好了。


膻中气足后,不单不叹气,还能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可见治疗抑郁叹息也要分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气陷则升提之,气郁则疏达之。


小孩子气不足,往下陷,我们就直接养其真,把他的真气培养起来,他就不叹息了。


还有一些工作压力比较重的白领,他们也善太息,脉象偏于双关郁的,道医直接用逍遥散帮他顺其气,很快也可以治好。


如果是因郁而致虚,因虚而致郁,既有膻中气不足,也有肝胆郁不舒,我们这时用药,两边要同时考虑。既用逍遥散顺其气,也用补中益气丸养其真。


可以饭前服补中益气丸,饭后服逍遥丸。补其中气,令其条达,乃至和平。


人们常叹息,只想疏肝气。



肝气已疏达,叹息仍不愈。



譬如唇紫暗,单纯用三七。



瘀去还叹息,红参来补气。



譬如脸长斑,玫瑰花顺气。



山楂化血瘀,斑去也叹息。



这要加黄芪,气足膻中喜。



大补膻中气,再解肝胆郁。



气足郁又舒,心畅自欢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86516321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95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