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海说|超前教育危害多,等孩子上了小学问题才真正爆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不知所谓。 发表于 2018-11-8 07:4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不知所谓。
2018-11-8 07:46:21 7694 1 看楼主
作者:兰海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拼音等课程的通知。




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就要学拼音、背古诗词,认识几百个汉字,才上小学,就要学初中物理。由于担心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不惜花重金,让孩子从小上各种兴趣班、培训班,接受“超前教育”。





早期教育≠超前教育

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个体在0-6岁阶段里:感知觉、大脑发育、安全感、好奇心、情绪、自我意识、认知能力、语言发展、规则意识、社会能力,是心理及能力发展最重要的10个方面。
这些发展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心理及能力基础,一旦错过很难补偿。因此,这是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




超前教育,若从字面理解,就是在孩子没有发育到能够具备相应能力的时候,就提前进行教育,希望孩子超前学习的行为,这在一些研究大脑发育的书籍中又被称为“过度培养”。
在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父母希望本身的孩子在竞争中能够更有优势,这种表情能够理解,但问题在于,这违背了个体成长的科学规律。
超前教育所带给孩子的压力,往往会拔苗助长,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超前教育和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是否符合个体发展的科学规律,早期教育是为了满足个体成长需要而提供的教育内容,而超前教育是为了满足成年人内心焦虑的教育作弊行为。





两三岁的孩子背唐诗学英语有没有必要

单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标准是很清晰的,就是按照个体成长的科学规律,从孩子的成长能力特点出发判断孩子的成长需求,再来看是否有必要。
首先说唐诗,唐诗的两个重要构成,一个是文字内容,一个是声音韵律。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大多数的唐诗内容是不成理解的。一方面两三岁的孩子还不识字,另一方面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也不在孩子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
而唐诗的声音韵律相对更接近于孩子的认知,尤其是一些句型比力短、韵律节奏比力清晰的诗句,可以作为孩子进行语言表达练习的载体。但并不是所有的唐诗都适合两三岁的孩子背诵,也不是背诵得越多越好。




两三岁的孩子还处于具象思维的阶段,越具体的事物、与生活相关的事物,更适合孩子的认知能力范畴,故事、儿歌、动画片,包罗平常大人与孩子的沟通,都是孩子进行学习和语言表达练习的载体,唐诗并不是唯一。
英语学习也是一样的逻辑,两三岁的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有一个种固定的语言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多语言的环境反而增加了孩子语言学习的难度。
如果英语学习的内容和教授方式是能够符合孩子的成长特点的,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英语是一种语言练习的载体,如果过度,反而对孩子学习母语会造成很多困难。
并且,从两、三岁开始学英语,并不能决定孩子在未来就必然英语能力特别强。当孩子有一门母语能力建立得比力安稳以后,再去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学习掌握的速度会更快。





超前教育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 过高的期望会压制孩子的高级思维
比如说,孩子在两三岁我们就让他去背诵大量的古诗词,而实际上他并不具备理解的能力,他的记忆完全是在用机械记忆,这样简单的机械背诵代替了高级思维-对事物的理解和形成本身独立的想法和判断。







  • 压力会磨灭好奇心
孩子为了获得奖励和必定,一味地去满足父母的期待,他就会逐渐失去对新鲜事物探索的兴趣。也因为他担心害怕失败,更加不敢进行新的尝试。







  • 持续的愤怒和失望会变成有毒的压力
当父母因为孩子达不到本身的要求而变得失望、难过甚至愤怒,孩子面对这种失去控制的环境会导致“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长期下来,孩子会接受并且放弃逃跑或抗争环境的改变,从而引发抑郁症。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抢跑并不能让孩子获得达到终点的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飘逸小生 发表于 2018-11-8 07:46:4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飘逸小生
2018-11-8 07:46:49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不知所谓。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7694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