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对后进生,有经验的班主任是这样做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zzzzzzz 发表于 2018-12-31 21:2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zzzzzzz
2018-12-31 21:22:29 7319 1 看楼主
一个班级中,个体差异总是客不雅观存在的,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对一些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虽然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但是后进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要像对待本身的孩子一样,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关心他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后进生同样可以重塑灵魂,步入健康成长的轨道。





一、尊重人格,庇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在传统不雅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成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后进生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庇护办法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示: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需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妥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后进生不外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不雅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鞭策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成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必然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彰,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彰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示,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彰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标的目的。在博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伴侣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农民一族 发表于 2018-12-31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农民一族
2018-12-31 21:23:00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zzzzzzz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7319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