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被“清单式教育”的小孩,后来都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女售银行卡 发表于 2019-1-17 16:3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女售银行卡
2019-1-17 16:37:54 4154 0 看楼主


上周末去上海见了老同学灵妈。


灵妈有个3岁多的小女儿灵宝,我本来打算带小马达和小妹妹玩。可是谁知,灵宝竟然在周末去上英语培训班了。


我很惊讶,灵宝才刚上幼儿园,怎么就把时间安排得这么满?


灵妈却很焦虑,她说:“你不知道现在上海幼升小竞争有多激烈,我们的学区也很一般,不提早准备应试,根本没机会进入好的民办小学。”


灵妈已经把灵宝的路一直规划到了大学。幼儿园开始怎么准备幼升小面试,上什么小学、中学、大学,学什么专业等等。


我问灵妈:“会不会觉得本身给灵宝规划得太满了?”


灵妈说:“不会的,小孩子懂什么,我不给她规划好,她很容易跑偏的。我看你不也总是写文章反对快乐教育嘛?”


我确实不提倡快乐教育,因为快乐教育在中国,走进了一个“父母放任不管,让孩子尽情玩耍,解放本性”的误区。


但是我也不赞成清单式教育。









2
什么是清单式教育?


就是像灵妈一样,走进了和快乐教育截然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把孩子的每一步都规划好,要求孩子按照这样的路线前进;
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保证每一步规划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


斯坦福大学新生办理处主任Julie Haims将这种教育方式称为清单式教育。


Julie Haims曾经和数千名进入斯坦福的新生们扳谈。
她发现在这些“别人家的”孩子中,有一部分并不快乐,甚至遭遇过严重的心理危机。
她也发现,一些从斯坦福毕业的学生,并没有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为什么?


因为这些家长都用清单式教育养育着本身的孩子。
他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圈了一条路,告诉孩子要拿高分,要进入好学校,要找最吃香的工作,这样你的人生才是成功的。


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在父母规划的路上长大的孩子,根本就不了解本身。
他们做的每件事情都不是因为本身喜欢,本身想去做;而是有人告诉他:你必需这么做,才会成功。


当他们进入大学,步入社会,再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他们就很容易迷失掉本身的标的目的。









3
本年年初回家,遇到了几年不见的小林。
她怀着孕,老公手里抱着一个估计刚满周岁的娃,在楼道里跟我热情地打招呼,我差点都没认出来。


小林是楼上的邻居,比我小几岁,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顺风顺水,我们都以为她最终会留在北京,过上风生水起的生活。


后来,听马达外婆说,小林毕业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起初,小林也在北京找了份工作,但是小林父母认为公司不不变,一心要小林考公务员。小林也听话,就老老实实回来考公务员了。


并在伴侣的撮合下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很快就结婚了。


可惜的是,小林几次考公务员都因几分之差落榜,加上怀孕,她干脆就在家安心养胎。


小林现在既不打算找工作,也不打算好好考个事业单位,就想在家生孩子,还打算一口气生三个。
她妈妈现在都快愁死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听了之后很惊讶,小林怎么会对本身的生活毫无规划呢?


“这有什么奇怪的,她当年大学志愿表都是她爸爸填的,她爸爸当初还来我们家征求我的意见呢。”在一旁看电视的马达外公一语中的。


现在仔细想来,小林学生时期的周末几乎都是在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度过的。
为了作文拿高分,背下很多优美的句型;为了高考可以加分,她父母就请老师给她补习,去参加各种奥数、英语比赛。


小林父母为她规划的应试之路,让她通过了各种考试,却最终没有助她通过社会的考试。







4
记得以前看过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决定今后不再招收中国学生了。


他发现那些原本成绩很出色的学生,选择金融专业都不是出于个人爱好,而是因为他们父母觉得选择金融专业以后好找工作。


而如果一个人对本身从事的工作或科研,不感兴趣,那么他只会应付,不会钻进去,这样等于赶鸭子上架,学生本身也很痛苦、很累。
所以那些学生最终都没有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


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项目主任Joseph Chen认为,中国学生更注重按部就班地取得成绩,他们认定的成功路径较为单一,很少人能将自律和兴趣结合起来。
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国很常见。
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进好的班级,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很多父母甚至不惜运用所有的人脉资源“走后门”。
父母们倾其所有,为孩子提供自认为最好的教育资源。
但是,他们从来没想过: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也从来没问过孩子:什么才是他最喜欢的。
比及孩子长大了,他也根本不知道本身的兴趣爱好所在,只是机械地找一份“好的工作”,每天无精打采地上班,下班;
常常在伴侣圈抱怨工作无聊,生活疲惫,人生无趣。
而这些花钱又花时间的父母,好像永远也等不来孩子“有出息”的那一天了。
最后只能心疼地说一句:只要你生活开心,身体健康就好。





5
小马达出生前,我和马达爸常常讨论,我们以后会把孩子养成什么样子。


虽然我们俩在育儿方面有很多不合,但有2件事我们达成了一致:
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帮手孩子找到他的兴趣爱好。


就拿培养小马达阅读习惯来说,当初装修的时候,我们特意将整个客厅的空间都留了出来,既没有安装电视柜,也没有买很大很高级的茶几。
只摆了一组沙发和两个书柜,将整面墙刷成黑板墙,给小马达涂涂画画。


后来,那里成了小马达最常待的地方,支个小帐篷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书,也成了小马达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发现4岁的马达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纯文字带拼音的书。


说实话,阿谁瞬间让我无比满足,可能比小马达能上一个顶尖的小学还让我满足。


好的学校固然很重要,但是比起我的孩子应该去哪所学校,我更想关注的是:
我的孩子有什么爱好,他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他可以学习什么技能,他能不能正确地表达本身的情绪,他有没有执行力,他会不会独立思考?


而这些,才是他们今后进入校园学习,走向社会工作,最核心的竞争力。


我们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不是为了让他变成我想要的样子,而是为了让他能做牛逼的本身。
文/马达妈 亲宝宝特约作者

亲宝宝APP:一家人的亲子空间,千万家庭的选择。怀孕、育儿必备,轻松记录宝宝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女售银行卡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15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