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并不成怕,可怕的是家长用手机替代本身(请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xs3320361 发表于 2019-3-10 12:2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mxs3320361
2019-3-10 12:27:25 11121 0 看楼主





主播 | 武冰洁
文 | 杜润楠
栏目主持 | 杜润楠
“在这里听懂教育,用声音直通两会”
欢迎收听今天的“两会伴读”


说起智能手机,相信家长们对它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手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当,不管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它;要说“恨”,主要是因为不少孩子玩手机游戏上瘾,饭不好好吃,作业也不按时做,时不时家里就上演一出“手机争夺战”。
青少年沉迷手机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关注,这不,在本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沉迷手机的原因,是很多家长“懒”。有人说,手机不成怕,可怕的是家长用手机来代替本身。
今天的两会伴读,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青少年沉迷手机和家长之间,到底有啥关系?


01孩子玩手机时,他们的父母在干嘛?
我平时上班经常需要坐地铁,像以下这样的场景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了,比如有的孩子坐地铁有点哭闹,妈妈马上塞给他一部手机看动画片,孩子立刻安静下来,妈妈开始跟身边的伴侣自在聊天;再比如,家长坐地铁时觉得无聊,于是打开手机玩游戏,家长玩得开心,孩子在旁边看得热闹。
春节时亲戚聚会,饭桌上有几个小孩子,他们很快吃完饭了开始嬉闹,大人们觉得孩子吵,立刻有人甩给他们几个一部手机。立刻,孩子们安静下来,熟练地打开手机找到想玩的游戏,几个人聚成一团一声不吭,都死死地盯着手机屏幕。
我经常感慨,手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成了“哄娃神器”了?孩子不吃饭;孩子打扰我们工作;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一部手机就能全部搞定。


02有人说爱玩手机的孩子,正被手机一点点偷走健康和学习能力
很多家长习惯拿手机哄孩子,图个便利省事,当然,也有不少家长确实是忙碌中的无奈选择。但是,他们或许不知道,孩子在玩手机的同时,失去了什么?
“苹果手机之父”乔布斯,生前不让本身的三个孩子玩iPad和手机,他说:“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作为研发者,他深知智能产品对孩子的伤害。
现在,很多孩子早早戴上了眼镜,多是因为过早接触电子屏幕造成的。因为动画片或者儿童游戏大多色彩艳丽,画面转换过快,极易让孩子的视觉神经系统疲劳。
来自电子屏幕的光影刺激是强烈的,适应了快节奏的孩子,很难在相对平淡的、静态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凝聚注意力。一位小学老师说,课堂上坐不住、爱走神儿、静不下心来看书的孩子,半数以上都有爱玩手机、看电视过多的习惯。


03青少年沉迷手机 受到代表委员关注
在本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为解决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年代表委员们不仅“关注孩子沉迷手机应该怎么办”,提出解决之道、应对方法,更把目光投向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深层原因,寻找青少年沉迷手机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青少年沉迷于手机的原因,家长和社会都需要反思。很多家长因为懒,才会让孩子玩手机去解放本身。社会应提供更多可供青少年玩乐的场所;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大学副校长于欣伟呼吁,家校联动从制度规范、技术攻关、扩大宣传等方面发力,控制儿童青少年过早、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习惯……;
本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带来了6份议案、9份建议,其中一份题为“关于全面禁止智能手机进人中小学校园的建议”。


04倾听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请多陪陪我”
为了预防青少年沉迷手机,近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
比如教育部去年4月印发紧急通知,给学校和家长都提出了要求,要求学校要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办理环节,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办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同时,《通知》也提出要鞭策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比如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等。
其实呀,希望家长陪孩子、多交流,不仅是教育部对家长提出的要求,也是许许多多孩子的心声,您听——
去年7月,河南郑州一位公交车工作人员捡到一个小纸箱,里面装满了手写信,信上写着暑假前孩子对父母想说的话,“妈妈,我想让你不要玩手机,以后多陪伴我”“爸爸,别光玩手机,多陪陪我,我爱你爸爸。”
本年1月,河南洛阳国际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小智的一篇作文《爸爸,我想对你说》,被语文老师分享到了网络上,小智在作文中写道“爸爸每天都用吃早饭、起床、睡觉等时间来玩他的宝物——手机,好像没了手机就活不下去了一样;……爸爸,只要您能放下手机,我愿意用东西换,哪怕是我的生命。”
这些话,让人听着满满的心疼!


05请放下手机,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有家长以为,只要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其实那仅仅只能算是“陪着”。只有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细致入微地不雅观察,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与孩子达成共识很重要
在如今的工作生活中,完全禁止使用手机不切合实际也不必要,当家长需要使用手机时,可以跟孩子商量,这样设定好时间、边界,又能平等沟通,这样一来使用手机得到孩子的认可,孩子便不会有疏离的感觉。
过分依赖手机时,需要进行自我约束
当家长使用手机,不是合理的工作或放松需要,而是养成无故刷手机的习惯时,就需要特别的自我约束了。可以尝试离手机远一点,把它放在本身看不到的地方。
高质量的陪伴要有爱和情感的投入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要有倾听, 要有语言和肢体的交流,要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这样,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看到孩子的进步。


聚焦民生,关注教育,
两会看点,伴您耳畔,
欢迎您继续收听“两会伴读”后续节目。
我们下期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mxs3320361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112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