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每到上下学的高峰时段 从学校门口经过 那是最痛苦的事情 ![]()
不过,最近运平路小学在放学时段 校门口的交通状况却令人欣喜 不光家长接孩子更安全了 私家车从此处通过也是 更顺畅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
维持秩序的秘诀——“分区” 上午11点钟,在运平路小学门前的道路上,记者看到60多个隔离锥把道路临时分成三个区域:机动车双向通行区、非机动车通行区以及家长的电动车临时停放区。与以往相比,家长在接送孩子时有了更加充足的等待区域。 ![]()
随着接孩子的家长陆续赶来,执勤交警和学校的老师不断引导家长把电动车按次序停放整齐,而此时一侧的机动车通行区域,车辆通行畅通无阻。 ![]()
执勤交警告诉记者,以前每到上下学高峰期,这里人车混流,道路经常发生堵塞,特别是赶上阴雨天,这条路的通行效率更低。现在施行划区域人车分流措施后,有效解决了道路的拥堵问题。 ![]()
市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民警周勇介绍,“放学期间,以双黄线为界,双黄线西边划出来的区域由家长停车,接送学生;双黄线以东的有两条机动车道,由机动车南北通行,通过这段时间试行,效果很好。” 家长们对这种“分区”措施
十分认同 家长李慧:“我们现在都站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孩子从学校分流出来之后,我们很容易接到自己的孩子。” 家长毛希彩:“现在有了这些隔离锥,车走一边,家长走一边,各行其道,非常棒。” ![]()
接孩子实行“南北分流” 此外,运平路小学因地制宜,将学校门前的两侧公共空间进行治理,为每个班级划设专门的家长等待区,学生放学后实施了南北分流,孩子到达指定位置后,家长按次序接走孩子,避免以往家长一窝蜂接孩子的现象。 ![]()
运平路小学政教处副主任陈军全介绍,“家住在南边的学生站在南队,家住在北面的学生站在北队,南边的家长接孩子后,不能往北走。家住北面的家长接孩子后,不能往南走,这样能避免车辆逆行。如果家长接孩子来晚的话,也不要担心,会让孩子在班号对应的位置等候。” ![]()
在学生放学期间,不少学生家长也义务担当学校志愿者,协助参与交通秩序管理,目前运平路小学已经形成了校方、警方、家长三方协同共治的管理模式。 ![]()
小编想说: 果然妙计啊! 运平路小学的做法 不仅缓解了学校门前的交通拥堵 还形成了有序的接送秩序 你对这种方式怎么看? 编辑:王思琪 融媒体记者:林威 摄像:王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