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情如歌:芦花白 苇叶黄(作者:梅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10-24 14:5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10-24 14:59:48 2623 0 看楼主






令到了这时节,乡村里玉米掰过了,稻谷入仓了,麦苗油油地在田间长着。就算是这个季节里那离开土地最迟的山芋,也早已被人们连秧藤一并拎起,众多的、硕大体个儿的山芋,簇拥在一根藤上,让人看着就想乐。忙完了这些,乡村的人们就可以稍事歇息了,但我们村在周边算是个例外,河滩地里的那些芦苇,苇花白、苇叶黄,正等着人们去割呢。



老家的小村子就坐落在一条河的堰上,河两岸绵延三四里路长的河滩地长满了芦苇。记忆里那芦苇就是个宝呢。

首先,芦苇是我孩提时代的一个玩宝。开春的三四月间,芦苇正疯长呢,那时候的苇叶最绿最柔。孩提时的我最喜欢用它来做军号,一个叶子接着一个叶子,慢慢地往上卷,小开口、大喇叭,音脆,嘹亮,声音传得远。孩子们之间是最爱相互攀比的,比输的了孩子都会哭鼻子,我不愿服输,常偷着自己去练,后来我卷的军号常常就是最棒的。



时间不长,就可以下河洗澡了。洗过澡后,苇荡是一定要钻的,那里有鸟窝,瞅不准就有一窝鸟蛋在那等着你呢。当然,偶而也还会有更意外的惊喜,一丛随意生长的野瓜藤,常常就会挂有几枚熟透了的香瓜。

芦苇是开花的,我们都叫它芦花,开在芦苇的最顶端,才开开的时候,它是绺着的,略显灰色,等到全开的时候就显得张扬了,颜色也变成了花白色。若论姿色和花式,说真的,芦花一点都不好看,但就是这不起眼的芦花,曾经温暖了我整个的童年。



奶奶会用芦花扎鞋。村子里的人们把用芦花扎的鞋子称作毛蓊。毛蓊穿在脚上暖和着呢。有时候,奶奶还会央请做木工的驼叔给做几双木板鞋底,这样扎出来的毛蓊就可以去踏雪、踩水了。那时候,小孩子家做一双布的棉鞋不容易,再说,就算是有布绵鞋,雨雪天也是舍不得拿出来穿的,有了奶奶扎的毛蓊,整个冬天,我的小脚都不会冷。



芦苇真正意义上的宝,还在于它自身。小村里的每户人家都秉承祖传,会一手织苇席的手艺。把芦苇割回家,经过开、理、顺、轧等多道工序,然后便可以用那柔软的苇楣子织苇席了。织好了苇席能拿到街上卖钱,我最早的记忆里,那时一张单人的苇席只能卖一块五毛钱。但村人乐此不疲,积少成众,楞是凭织苇席的手艺,把小村的日子打理得明显优胜于周边的村落。



因为一直念书的缘故,我不曾跟父亲学织苇席的手艺,但每到星期天,我最喜欢到杨柳荫下,去看邻家的妹妹织苇席。她是织苇席的好手,细长的苇楣儿在她手上格外地活泛,又似乎很听话的样子,我常常看得痴了。可惜这样一门小小的手艺,终不能圆了她的梦想,后来她远走上海,我还常念想着她织苇席的样子呢。



和邻家的妹妹一样,许多的年轻人再不愿意固守一方,去吃祖上留下的手艺了,于是,家乡的芦苇似乎开始寂寞起来了。但它依然年年都在疯长,长在家乡的河滩地上。



今夜,在这远离家乡的地方,我依稀看到了家乡的芦苇,苇花正白,苇叶已黄。于是我想到了童年的军号、奶奶的毛蓊,还有织苇席的邻家妹妹。有泪,润湿了我的眼睛。




文化佳园微信公众号(pzwhyjh),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主编:徐景洲 投稿信箱:21753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262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