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你一个变得自律的好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丁8857 发表于 2020-11-8 12:2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丁8857
2020-11-8 12:28:05 3008 0 看楼主


作者思想假

01
思考这东西其实也是经验的积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方法技巧可以直接获取的。
比如看到了1万小时理论,知道了什么是学习区、恐慌区、舒适区,马上就会恍然大悟:“噢,原来如此,一万个小时啊!”
但放在想象力丰富点的人,结果又不一样,会想“班上100个同学,应有20个优生处于学习区,20个差生处于恐慌区,还有60个成绩一般的处于舒适区”
换成有逻辑的人,会想这3个区域有没什么明显的界限?这是经验的总结,还是有科学依据?以我的天赋,5000个小时不行吗?
换成爱写作的人,会想怎么把它写成一篇文章,怎么编排下内容顺序,添加两个自己的故事。
换成一个老师,会想怎么把它编成故事,才能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听。
……
只要大量接触需要思考的内容,必然会不时触发思考的机制,这就是大量输入,逐渐突破不爱多想的惯性,习惯就起来了。
如果还是觉得有点抽象,有个很实在的方法:重读旧书。
找回一本曾经读过的好书,找个时间认真翻翻,错开时间,多读两遍,这个状态下是最有兴趣但又最轻松的状态,非常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建立,灵感往往在这时候迸发,所以旧书重读的人往往觉得大有收获。


02



有些人给他一点事情做,就很自律,很有忙碌精神;
有些人即使很忙,也很不自律,会过度娱乐,自我放纵;
还有些人比较自律,是因为比较虚荣,觉得自己稍微做点事就比所有人都强,身边的人越懒他越开心,因为身边人看起来就像loser……
你看,每个人的想法都很奇特,自律的驱动力相当不一致。
自律从小培养是比较好的,杂念比较少,父母精于培养,长大了就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但大多数家庭都做不到,基本都是成年以后自我开悟,进行自我完善,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特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毛病。
我给你一个操作方法:
当你每一次踌躇满志过渡到混吃等死的时候,也就是自律失败的时候,把每一次的感受都记录下来,用你最喜欢的方式,但一定要是真实的感受(比较推荐讯飞语记,语音转文字)
人脑工作时长最长的是感性,而不是理性,理性肯定杠不过感觉,一次次地记录下来,记个100次以上,有了大量的想法库,一次次地根据想法来进行微调,这就是极好的认识自己,想清楚自己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自律方法的过程。
失败了也没关系,记录100次就意味着多半会失败80次,目的就是记录失败,为成功的自律做铺垫。


03
道理听起来都很正确,这也恰恰为什么是道理。
但仔细一深究,似乎又没有什么卵用,既不能给你提供外在的助力,也不能给你操作的方法,说是指明方向嘛又模模糊糊。
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

世事的起伏本来是波浪式的,

人们要是能够趁着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功成名就。

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生蹉跑,一事无成。

在浩瀚的大海中,我们正在漂泊。

我们必须把握潮涨的时刻,否则眼前的幸运将随波逐流。

——莎士比亚, 《装力斯恺撒》
创业者很需要这样的话,坚定信念,鼓励下属;
冒险者很需要这样的话,为了多一个不需要逻辑的理由;
安逸太久的人很需要这样的话,为了给自己一点勇气,做出稍做改变的决定。
客观来看,道理确实没啥用,懂一万个道理也不见得有什么长进;
但真正有没用取决于你身处哪个阶段,取决于怎么想,取决于怎么用。
这就跟普通人读哲学书一样,说有用是有用,说没用也没啥用。


04
谈起想象力,我想起马伯庸的“十吨黄金”,马伯庸曾经在节目里透露,他之所以脑洞那么大,是因为常做脑洞题。
换到现在这年头,通俗的讲法叫“意淫”,只不过想象的目的不一样。
马伯庸最喜欢的命题是“如果我在沙漠里发现一整块十吨的黄金,应该怎么办?”,然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这个题目,找到N种解决方案,不断细化细化再细化。
因为你发现了十吨黄金,这确实是“发财了”,但距离发财却还有一小段距离,就是变现。
而变现的过程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怎么运输出去?要不要找合伙人?怎么和合伙人或者员工分成?怎么保密和存放?怎么切割黄金?会不会冲击到市场黄金价格,引来调查?……
真正规划起来是个复杂的工程,而思考的终点就是万事具备,只欠黄金。
这引申出一个话题:怎么提高想象力?
这跟创新,创意,创造,脑洞大等等都是近义词,假认为没有固定的方法,也没有系统的模式,只有大概的方向,自己往这个方向努力,慢慢喜欢上“创意”,就算是在路上了。
比如:
多读诗歌
多使用类比和比喻
增加知识储备
增长社会阅历
多做脑洞题(多做脑洞思考)
多观察生活,保持敏感
……
想象力确实很有好处,相当于在身上放了一个放大镜和望远镜,可以举一反三,也可以天马行空地联想,思想可以无限度在远相关的事物上漫游,这是很神奇的体验。


05



改变自己是困难的,把问题砍掉是简单的。
如果是一群人做决策,往往取最大公约数,忽略个人的意见,顺从集体;
如果是两三人做决策,朋友根本不尊重你的意见,尽快远离。
另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事情是过多的,将精力集中在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上。
去哪吃饭,看什么电影等等其实都是琐屑的小事,并非每个人都那么喜欢在小事上做决定,总有人喜欢生活上被动地决策,只要这个决策不是太排斥。
如果这个事情并没有对你产生困扰,比如感觉到朋友不尊重你,伤害你的自尊等等,不需要过多理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丁8857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00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