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丨邳州因地制宜,促三产融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房浩 发表于 2022-3-6 15:3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房浩
2022-3-6 15:38:30 3771 0 看楼主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
重中之重和物质基础
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如何深化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给出了具体路径,并强调了发展重点,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
我市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配套服务融合发展,全面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助力农民增收、产品增效。
加快转型,银杏产业提质增效
邳州作为银杏之乡,银杏产业一直是我市的特色产业之一。围绕文件指出的“支持农业大县聚焦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邳州各地积极探索走在前,把脉问诊出实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港上镇依托当地资源禀赋,通过银杏深加工项目的招引,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国利食品的生产车间内,来自本地及周边多个乡镇的银杏果经清洗、筛选后,品质合格的银杏果就会进入生产线,被加工成各式各样的银杏休闲食品。
徐州国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周赛表示:“我们有4条生产线,银杏夹心海苔日产量达2万罐,休闲银杏仁日产量达1200多箱,全年可消耗本地银杏果5000吨。”
对此,港上镇副镇长刘蒙告诉记者,仅国利食品这一家企业,就可收购本镇及周边镇银杏果近80%的数量。龙头项目的带动,有效提升了铁富镇本地银杏果的销售,推动该镇银杏产业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大项目引领,带动产业发展
围绕文件提出的“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继续支持创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发展要求,新河镇通过龙头项目的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让农户共享增值收益。
由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润客食品项目,于去年在新河镇投产,除一产养殖外,其二产精深加工也全面开启,新上的肉禽屠宰、调理品加工等10多个项目和8条循环产业链,可实现年加工肉禽1亿只、调理品3万吨,庞大的生产需求量为当地百姓带来了致富新路子。
新河镇梨园村养殖户郁鑫表示:“我们跟公司签订了合同,公司统一供苗、统一供料、全程服务,很省事,我们只负责养鸡,不需要操心市场销售的事儿,公司会按照固定价格进行回收,去年我养了4.6万只鸡,一年挣了几十万块钱,咱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新河镇还将立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打造,加快规划建设,助力物流、电商等产业融合发展。
新河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刘兆刚介绍道:“该企业带动周边就业达到2000多人,带动养殖户达到38户,经济效益和社会益很好。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帮助企业做好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带动更多的农户就业、致富,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家门口的“乡村旅游”
围绕文件提出的“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我市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积极进行着新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里的留守老人、剩余劳动力摇身一变,都成为了“上班族”。
“我今年65岁了,能有这样一份稳定的收益,感到很惬意。”运河街道薛口村村民杨玉生在红枫园担任保安的职务,他表示,“每年的地租为1500元/亩。在家闲着没事,就到这儿打打工,园子里环境好、空气好,在这上班心情好,工作也轻松,月月领工资,很满足!”
据了解,每年进入最佳观赏期后,红枫园日接待游客量达4万人,随着项目资源的持续开发,周边12个农业村依据各自的发展规划与特色定位,相继成立了文旅、运输、直播电商等产业公司,以村集体为单位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
运河街道庙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广省对记者说:“我们村去年成立了一个运输公司,主要帮园子进行树苗的短途运输和装卸,因为公司是村里成立的,所以我们的工人都是本村人,依托红枫园的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老百姓也致富了,光运输这一块,咱村一年能多收入15万至20万块钱。”
如今,随着停车场、木屋部落等基础设施相继完善,红枫园的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正在逐步实施中,立足于“大运河森林风景区”的发展定位,这里将被打造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综合体。
运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闫军表示:“下一步我们还要增加森林火车、小吃一条街等项目,继续完善木屋部落的规划使用,计划在2022年把3A级景区审批下来,力争2025年把4A级景区打造出来,我们会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和打造,通过多渠道发展,让更多的百姓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农业三产深度融合、生产要素相互渗透、经营主体协调共进的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在做优“一产”的基础上,促进“二产”强、“三产”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市也必将沿着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延链补链、可持续发展,以不断创新的模式和行之有效的举措,让生态美、百姓富、产业旺。
原标题:《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丨邳州因地制宜,促三产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房浩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377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