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累鸭……天气一热,就感觉身体被掏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也曾相识825 发表于 2020-6-30 14:2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也曾相识825
2020-6-30 14:23:19 3965 0 看楼主
到了6月

天气热了很多

最近很多朋友咨询药师:






其实,不止夏天累

春天也是

秋天也是

冬天也是



......

开个玩笑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无力”

一到夏天

很多人都面临这个难解的题




今天,好药师就来和大家聊聊

为什么天一热,人更容易感到疲劳?

要怎么做才能保持元气满满?

↓↓↓




太长不看版:太容易累说明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恢复身体活力。

夏天感觉累的4大因素


01

事实上,体温的升高会导致机体能量消耗增加10%~40%,更容易发生神经性肌肉疲劳。就是说肌肉还可以运动,但是神经先有疲劳感了。

所以整个人都是蔫蔫的,没有精神。天气炎热温度过高是引起夏乏的主要原因。

02

活性氧是引起身体疲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的时候,身体就会不自觉地摄入更多的氧气,机体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消耗不完的氧就会变为活性氧,加重人体的疲劳感。

03

夏天温度高,人体更易出汗,汗液排出体外的时候,身体大量微量元素丢失,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还有部分来维持神经和肌肉正常运转的钾元素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这样也会让人出现精神不振、疲劳等现象。

04

休息不充足也是夏乏的原因,特别是处于较热的环境下的人。一天的劳累全部指望晚上好好休息恢复精神,但是炎热的天气使我们睡觉困难,睡觉不充足,精力也就达不到,引起夏乏。

那么我们如何针对这些

对自身进行调整呢?

↓↓↓

这样做恢复活力

1. 增加饮水量



正常情况下日饮水量为1500毫升左右,高温天气需适量增加,达到2000- 3000毫升。室外工作、大量出汗的人群更应如此,饮水量要注意平均分布在全天。到底喝多少水为宜?

医生给出标准,“看尿液的颜色”。

    如果你喝水充足,则尿液呈淡黄色;如果你有点脱水,尿液颜色会加深。


注意:尿液的颜色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饮水量、饮食的不同或者疾病而有所改变。

千万别等到口渴才喝水,因为那时你已经脱水20%。因此,糖尿病患者夏天不应限制饮水,饮水最好选用凉开水和温茶水,但不要狂饮,忌饮含糖及碳酸饮料。

2. 补充睡眠



夏天的黑夜时间是一年里最短的,晚睡的人有没有“还没开始睡,就已经结束了”的感觉?

坚持晚上11点前睡觉,早上6点钟起床,中午再眯个15分钟。一天睡上个7、8个小时,你身体的电量就能达到满格了。

3. 控温差于6℃



盖着棉被吹空调,虽然是人生一大乐事,但大家一定要控几住记几啊!

贪凉一时爽,头晕床上躺。室内外温差如果过大,我们的毛孔打不开,体内的热量散不出,就会总感觉累。

要是空调温度太低,大脑供氧还会不足,第二天醒来就会感觉昏昏沉沉的,要谁的亲亲、抱抱都起不来。

所以,空调不要开太冷,室内外温差最好保持在6℃。

4. 补充“K”元素













这种“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的天气里,人体内的钾元素也会随着汗水迅速流失。

于是,疲劳、精神不振、犯困等状况接踵而至,葛优瘫就成了我们的日常。

喝些淡盐水,饮食上清淡些,多吃一些含钾元素的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哈密瓜等。

5. 洗个热水澡




热水澡绝对是令人忘忧放空的好方法,但时间别太长,各个地方洗干净就出来,时间太长耗气,越洗越累。

水温别太高,太高消耗能量,反而更疲劳,阳气被激发,洗完躺在床上辗转睡不着觉。多热是热?如果你觉得水温有些烫,甚至感觉微微发汗就已经非常热了。40℃就好。

6. 适量运动




户外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中午温度太高,容易引起人身体的不适。运动时也应该适当休息,以慢跑为例,早上7-8点最为合适,每次慢跑10分钟休息5分钟,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防止抽筋。

如果大家做好以上几点

依然觉得身体疲惫无力

就需要引起重视

及时去医院就医

最后药师提醒大家

天气炎热

要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

以及长时间葛优瘫玩手机

适当运动

保持身体活力的同时

也能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也曾相识82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96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