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邳州,属你最“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醉生三世生d 发表于 2020-9-7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醉生三世生d
2020-9-7 07:45:00 3900 0 看楼主
时下的邳州城

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志愿者是宝贵的力量


他们活跃在主要交通路口、居民小区等公共服务区域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处,播洒着爱和文明。目前,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已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浓厚志愿服务氛围,志愿服务活动在邳州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爱心驿站不打烊



8月25日,在港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讲堂内,2020年度爱心驿站爱心助学活动如期举行,11位家境困难的学生与爱心人士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家庭。这也是爱心驿站成立以来,第5次举行爱心助学活动。



爱心驿站由港上镇齐村村民纪学云于2015年6月1日成立,至今已由最初的5名成员逐渐发展到近百人,他们经常深入港上镇各村,慰问和帮助孤寡老人、家庭困难的儿童等群体。“作为爱心妈妈我们要教育孩子们怎么去面对社会、孝敬父母,虽然有的孩子没有父母了,但是我们希望能让他们感受到还有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他们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纪学云说道。



今年考上四川某院校的李雪是爱心驿站长期资助的学生之一,她的家庭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上初中时,爱心驿站工作人员了解到她家情况后,与她结成帮扶关系,资助她完成学业,志愿者的付出在她的心中也播撒下了文明的种子。“我在上学的过程中,志愿者不仅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让我立下了人生的导向。帮助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等有能力的时候,我也希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李雪说道。



据悉,从成立之初,爱心驿站每月都会至少组织一次爱心活动,至今共举办大型爱心活动30多次,向社会捐赠衣物5800余件,文具1000余件,筹得善款数十万元。如今在“爱心驿站”的带动下,港上镇又先后成立十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在港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记者见到了一张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服务的内容涉及环保、法律、医疗等十多项,服务方式则分为点单和派单,把各种服务送到百姓身边。“我们全镇现在在网上注册的志愿者大概有两万多人,服务清单上每一项服务的内容都有联系人和电话,村民有需要直接打电话就行了。”港上镇党委宣传委员张居亮说道。

志愿者服务站不停歇



爱心驿站给予家的温暖,坐落于万兴市场步行街南门的文明志愿服务站,则传递着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站点志愿者由我市雷锋精神协会人员组成,他们均是无偿献血志愿者,这个站点也成为徐州市内首个无偿献血志愿者交通服务岗。“我们既指挥文明交通,又宣传无偿献血,起到一个公益并举、志愿同行的作用,我们要成为文明交通的窗口,无偿献血的桥梁,为邳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助力。”市雷锋精神协会会长李晓龙表示。



除了站好交通志愿岗,志愿者们还定期走进公园、街道、社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播“献血更健康”的科学理念,为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作出贡献此外雷锋精神协会在全市还设立了18个志愿者服务站。



“有两个服务比较有特色,一个是诊所内设立服务站,上门为老弱病残提供就医服务,第二个是回收来的旧衣服分别送到贫困山区和贫困家庭、收上来的书籍送到乡镇成立的雷锋书屋。”李晓龙说道。

志愿者服务中心做好总指挥



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关键在于平台,以平台为载体,志愿者们各展其长、各尽其才、各献其能,市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市志愿活动工作已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其中志愿服务指挥调度中心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作用,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工作人员利用智慧云平台对各镇村文明实践站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调度,志愿者也可以通过智慧云平台进行精准的志愿服务。

“一个是点单服务,我们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线点单,管理人员经过审核和派单,达到精准服务群众的需求。第二个功能就是志愿服务功能,全市所有的志愿活动都会通过云平台进行发布和志愿者招募,方便对志愿活动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和考核。”志愿服务指挥调度中心黄扬说道。



服务中心还承担对邳州市志愿服务组织的登记注册、孵化培训、协调指导,以及服务活动的方案研制、宣传等功能,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在志愿者联合会办公室里,全市各志愿者服务组织的负责人都在这里办公。“我们主要是上传下达,负责志愿者注册、志愿者报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社会各行各业人士加入我们志愿者队伍,让邳州更加美丽,文明之风在大美邳州生根发芽。”市拥警志愿者协会会长吴金玲说道。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志愿者服务中心有效地整合全市的志愿服务资源,构建市镇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64万人,志愿服务队伍1342支,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0万余次,孵化出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创文期间,通过云平台发动了30万人次志愿者参与,达到了全城总动员、全民参与的效果。


编辑:朱昱
融媒体记者:魏杰、索晓飞 摄影:韩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醉生三世生d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90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