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事春秋|王振常:我家的“传家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0-10-2 07:0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0-10-2 07:03:07 3176 0 看楼主
我家的“传家宝”

王振常



我家有两样传家宝”,一是父亲的独轮车,二是两代人用过的扁担。说起扁担比我岁数大多啦,听母亲说大哥两岁时(1926年)父亲挑着他与讨饭工具和一床破棉被,四处乞讨度日。

扁担是家槐树木制做成的,扁扁的,中间厚两边薄,两头稍窄,稍薄,由于日久年远,看不出庐山真面目了。现在油黑发亮,每次看到它,眼前浮现一位身材高高瘦瘦,饱经风霜的脸上终日流露着和善笑容的老人一一我敬爱的父亲。虽离开我们己40多年了,但他勤劳朴实的身影时时浮现在我眼前,终生难忘。

父亲用扁担挑哥哥、姐姐讨过饭,躲过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日本飞机轰炸。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在淮海战役中,父亲在好天气用独轮车推着部队需要的物质支前,赶到阴雨天气只好用扁担挑着,父亲支前工作积极主动,多次受到政府的表扬。

解放后,父亲怀着对党对毛主席无限感恩的心情,老当益壮,在生产队劳动中专挑脏活重活干。他用扁担给集体交过爱国粮,往大田送肥料,往大场运成熟的庄稼等等,曾两次被评为劳动模范。扁担在父亲肩上十分听话,有时不用手握,也能挑着一百多斤东西健步如飞。一挑起重东西扁担两头打颤,一上一下有节奏地吱吱作响,轻松多了。

记得1969年夏季有一天,父亲从田里挑来一百多斤青草送到饲养场,饲养员不在,只好挑到家先放着。暑假我正好在家,看着父亲大汗淋淋,心疼地说:“爸!等会我给送去。”没等父亲回答,哥哥抢着说:“小弟,别充能!你挑不来。”我不服气,心想我已经20出头的大小伙子还不如年近70岁的老人?过段时间,我真的去挑,费好大劲挑起来了,谁知扁担专和我作对,两捆青草不是前头着地就是后头着地,肩头上像刀割一样疼,两手往上托,身子不当家了。正如电影《朝阳沟》里的银环挑水一样,身体左摇右摆,眼看要摔倒。哥哥快步接过挑子,笑着说:“我的书呆子小弟,服气了吧?”他挑着担子轻松自如地送去。直到父亲73岁还能挑一百多斤青草给生产队喂牛。1972年74岁的慈父积劳成疾,病魔无情地夺走他的生命。扁担转到哥哥手里,他又用这条扁担为集体奉献力量。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48年过去了,哥哥也去世了,人去物还在。2016年我从杭州回来,住在岔河小学家属院里。小院设备差,公共厕所没有水冲刷,一到夏季臭哄哄的,没法进去。我找来这条扁担,练习挑水义务冲刷厕所,一开始只能挑两半桶水,逐渐增加一点,两个月不到,我也能挑两满桶水了,扁担一打颤,也不觉肩上多压了。4年来我坚持不懈‘,既锻练身体,也有点事做,生活不空虚,同时也受到家属院人喜欢与尊敬。

“传家宝”啊!你凝聚着王家两代人的汗水,也给我们父子几人带来无限快乐与荣誉!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17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