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龙山信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文面书生 发表于 2020-11-22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文面书生
2020-11-22 18:56:00 4308 1 看楼主
云龙山信笔

文/冯凯军 摄影/居立



摄影:居立
庚子暮秋,凉风习习,有闲逸之意,遂携友登临云龙山。

自北门而入,拾级而上。树杪间晴曦透射,洒万缕金光,斑驳泻于石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奇石怪壁,如凿如削。天然造势,化鬼斧神工于无形也。

古彭由来,多有奇迹。西南形胜,当属云龙。九节凸叠,蜿蜒盘拱,嵯峨险绝。陡惊接天而起,又叹拔地生威。龙脊之上,亭台耸立,各有千秋。怪石嶙峋,植被丰茂。悠悠古韵,荡气回肠。

至于放鹤、招鹤二亭,飒然矗立云霭之中,碑石《放鹤亭记》,镌刻淋漓,洋洋洒洒,肃然起敬,让人陡生念古之心。两亭夹裹,孑孑枯泉,名曰饮鹤。饮鹤泉边,虽已双鹤杳杳,“提壶劝客饮”之雅兴,犹在眼前,鹤鸣之声,依稀飘渺于云天之外。古迹尚存,斯人何在?张、苏二人把酒论道之风趣,再难见矣。

西坡以下,黄茅乱石,历历在目,一如群羊觅食于芜草之中。太守醉酒游历之状,忽又萦于脑际。一醉遗为文化,一卧成就古迹,让后天多少文人雅士,得以磋磨品论。然一石之名,却开奇景一方,造化之功,人皆仰之。

注目东坡石床,似有余温。斜坐其上,欲沾文豪雅气于己身,贪一时之清趣,忘乎所以于须臾。往事已矣,睹物思怀,惘然若失。



摄影:居立

山之东麓,招鹤以左,便入兴化禅寺。千古宝刹,绝尘而起。摩崖造像,犹带魏唐遗风。硕大石佛,嵌于崖壁,气势恢宏。古今名人,也曾接踵而至,慨叹之余,赞美有加。容身于寺内,恰如一粟遗于沧海,或若以一犀之度世相万千也。曲径回廊,庄严肃穆,亭楼殿阁,鳞次栉比,举目仰视,叹为观止!禅唱悠悠,香烟缭绕,三步之内,便有神灵。佛光普照,僧众和合,暮鼓晨钟,鸟声啾啾。此乃山之灵气、寺之精神也!

继而往东,出得寺门,遂悬阶而下,风景迥异。柏油马路,宽阔而崎岖,又曲折蜿蜒,似一条黑蛇附着龙脊之上。曲径通幽处,却又斜插云天。仰观尽头,直云龙山之观景台。虽仰观山路,步步吃力,并未生却步之意,两旁风景,甚为和谐。观景台上,风高云低,遂有与日月相偕、与山魂为伴、与松涛结友之慨。波澜壮阔,直抵胸腔。

凭高西望,一湖怀抱。此湖亦称云龙,初名又曰石狗,不亚杭之西湖。石狗与西子媲美,何分上下雌雄?缘结姊妹,娟媚无殊。观其境况,旷朗兮如银河倒卧,璀璨兮似星辰脱落。波光粼粼,白鸟点点,茫茫兮又呈湖天一色,浑然成趣。环顾四野,隐隐兮城阙尽收眼底,高楼参差,绿树掩映,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群山拱抱一城,一城又环湖而秀,湖光山色,无不透着彭城之精神与气质也。“一城青山半城湖”之景像一览无余,犹如一巨幅水墨丹青画卷,展现于眼前。

嗟夫!这岂不正是人与自然之和谐共生而又完美之组合乎?

继而,感怀之意油然而生,不由心情骀宕,难以自已。嚯曰:
山头云海翻,足下卧龙滚。

放眼收一湖,茫茫城阙隐。

开怀纳烟霞,天地皆可揾。




摄影:居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131415 发表于 2020-11-22 18:57:5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131415
2020-11-22 18:57:58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文面书生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308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