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偿债高峰逼近,融资接连受挫,许健康的宝龙地产唱起盛世晚歌 [打印本页]

作者: p54622227d    时间: 2022-6-12 11:18
标题: 偿债高峰逼近,融资接连受挫,许健康的宝龙地产唱起盛世晚歌
在暴雷潮涌动的地产行业,谁都没有料想到,活得最好的不是碧桂园、恒大、万科这样的头部房企,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宝龙地产。
这种别人暴雷唯我岁月静好的错觉,来源于宝龙地产近期铺排的软文、软广。
如一篇软文中提到:
“遭受行业流言袭扰的宝龙地产不同于一些债务缠身、商票违约、交楼困难的房企,宝龙地产凭借“财务稳、战略强、布局优”三大法宝,成为行业内逆周期发展的示范样本。”
在文中作者还颇为大气的说道,宝龙地产凭借一己之力为中国房地产的黑铁时代镀了层金。
此外,即便融资端ABS项目“终止”,宝龙地产还非常大气地说道,很显然市场就此事件出现的过度解读明显有失偏颇,我们家的表现相对来说还算可圈可点。
宝龙地产的自信,其实在今年年初便展露无余。开年,总裁许华芳发表主题为《一好到底》的开年报告。
大致意思就是,在艰难的大环境下,宝龙地产沿续了多年来的稳健经营,在2021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如顺利实现千亿销售目标、商业综合体项目开业22个……
不过,过去好不代表真的好,宝龙的开年报告透露出,未来他们还要“一好到底”。
因此,面对一些负面讯号,宝龙总会振振有词。
如去年年底,被爆出宝龙地产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行动,集团设计部已完全裁员,而一些事业部平台设计、运营等部门均被列入裁员名单。
宝龙对裁员和裁撤事业部作出否认,并暗指上述不实消息为被辞退人员所制造的谣言。
“对于个别被辞退人员恶意诽谤无中生有的造谣,我们也在调查,一经查实,将对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而2月28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宝龙商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简称“宝龙房托基金”)于2021年8月27日提交的招股书已经失效。
对此,宝龙地产回应,当前并非最好上市时机,决定延迟宝龙房托基金的上市时间表。
面对一切宝龙总是振振有词,但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近日,据凤凰网风财讯爆料,宝龙地产计划裁员40%。此外,薪资打7折,6天工作日马上改7天。
不仅如此,宝龙还进行了区域合并。有消息称,宝龙地产未来将“广东事业部”并入“宝龙置地”,“安徽事业部”并入“事业二部”。
组织架构的调整,势必伴随着人员的优化,从这一点反推裁员便是大概率事件。这一次宝龙也没有对外说太多,反而是直接把风财讯的爆料公关下来,可见对于这个消息的敏感性。
对于很多房企而言,当前最大的难处,莫过于杠杆过高,摊子铺得过大,销售不佳,资金链紧张,还账期临近……
但大家都是一个炕头上的兄弟,真的没必要踩着同行硬说自己岁月静好。赞歌好听,但也少唱,稍不留神,赞歌容易变成晚歌。
就像电影《猫妖传》里呈现的那样:
千里烟波,三千繁华,四夷宾服,万邦来朝不过一场虚妄,韶华胜极的“极乐之宴”,一曲一弦奏响的只是帝国挽歌。
提到宝龙地产,便不得不提许健康。这几天,这位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正带着他的《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提案》,在会上高谈阔论。
1952年出生的许健康已近古稀之年,这位被业内誉为白手起家大亨的人物,在1990年创办了如今的房地产百强宝龙集团。
年轻时候的他,倒腾过贸易公司、服装厂、雨伞厂,赚得第一桶金后,和朋友在澳门成立了宝龙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行业。
2009年,宝龙地产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厦门首家发行H股的地产企业,也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大陆在港上市的商业地产公司。
进入2018年,许健康加快二代接班布局,其子许华芳接棒宝龙地产总裁和宝龙商业集团总经理。根据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许健康家族以31亿美元财富位列榜单第986名。
在一系列蒙眼狂奔的操作下,宝龙地产在行业最艰难的2021年,成功迈入千亿阵营。可随着行业下行,偿债高峰临近,自诩风景这边独好的宝龙地产,其实并没有像说得那般海晏河清。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风吹草动最为敏感。今年2月份,宝龙地产旗下多只美元债频繁异动,引发市场关注。据统计,宝龙地产仍有7只美元债存续,累计余额为20.7亿美元。
其中,2022年将4笔美元债到期,总计8亿美元,而7月前要还的就有4亿美元,最近的一笔将于2022年4月13日到期。
今年上半年,中资房企美元债将迎来偿债高峰,债券异动背后透露出投资人对发行人偿债能力的担忧。
在境内债方面,主要由宝龙地产子公司上海宝龙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瑞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目前分别存续104.21亿和37.95亿元。
其中,有5笔债券在今年到期,总计22.6亿元,另外,7笔债券将于2022年行权,总计57.8亿元。最近的一笔是“19宝龙02”私募债,“19宝龙MTN002”中期票据共计17.52亿元将于今年8月前到期。
逾百亿的负债债务面前,宝龙地产的现金流并不能全部覆盖。根据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宝龙地产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225.15万元。
而在同期,宝龙地产的短期借款规模有206亿元,应付账款及票据有135.8亿元。也就是说,宝龙地产手上的现金,根本无法覆盖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这两项。
而这些仅仅是宝龙地产明面上的债务,据知情人士透露:“别听一些软广软文把宝龙吹上天,如果不是担心康哥剁了我,早就把宝龙真实的负债扒开来给大家看。”
在宝龙地产的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其他借款、境内债券、境外债券分别占比53.47%、3.90%、18.20%、23.66%。
仔细研究其财报可发现宝龙地产对对外担保规模较小,与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规模不太匹配,不排除存在表外债务风险。
其实,宝龙地产表外债务早已引起外界怀疑。除了永续债这种特殊债券对真实负债进行掩藏,宝龙地产还通过股东注资直接增加权益,降低负债率。
如宝龙在2020年非控制性权益大幅增长141%高达150.6亿元,而2020年中报显示非控制性权益约为77亿元,同比增长23%。也就意味着宝龙在2020年下半年少数股东权益大幅增长73.6亿元,半年时间几乎翻倍。
此外,合并报表范围的选择,也是宝龙调节收入、利润以及负债率的重要途径。查阅宝龙地产2019年及2020年年报发现,于2020年公司关联公司中新增本集团之共同控制实体15家以及6家联营公司。
经过对这21家公司进行股权层层穿透后发现,宝龙地产在多家公司的持股比例超50%,甚至有100%持股的公司被纳入联营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该股权设计架构,分散了宝龙地产在关联企业的持股比例,宝龙地产或许是为了隐藏对此类的实际控制权,使得此类公司最终归属于关联企业。
目前,宝龙地产不仅有明面上的困难,同时自己给自己埋的雷,也随时有爆破的危险。至于软文、通稿里所描述的风景独好,听一听就得了。
越是混乱的市场下,资本市场的信心也就愈发重要。从这一点来看,便不难理解为啥负债重重的宝龙地产,却始终强调自己活得很好。
但资本市场里没有傻子,宝龙最近的融资都难以受到机构的同情。2月22日,据上交所披露,宝龙地产旗下上海宝龙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亿元ABS项目状态更新为“终止”。
据了解,这笔20亿元的ABS债券名称为“天风-瑞龙应收账款1-1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原始权益人为上海宝龙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计划管理人系天风(上海)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当外界指责宝龙地产融资难的时候,宝龙立马跳出来说:这笔债券在审核期到期后也就出现了自动终止,这一情况实际上同样也出现在了象屿地产、金辉集团等房企身上,不用过分解读!不用过分解读!
这临死还拉几个垫背的做法,不知道象屿地产、金辉集团等听完做何感想。实际上,这并非宝龙第一次ABS融资失败。
去年,宝龙,“国信-国君-杭州滨江宝龙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状态更新为“终止”。这一ABS拟发行金额24.5亿元,已经历时约一年,权益人是上海瑞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上海宝龙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持有。
此外,在本次ABS终止之前,宝龙实业在境内的融资已经开始受挫。1月份,公司计划发行上限为25亿元的公司债,最终发行规模为10亿元;4月份,宝龙实业计划发行上限为20亿元的公司债,实际结果发行了15亿元;10月份,宝龙实业的公募债券被证监会中止审查……
噩耗不仅如此,2月28日,宝龙房托基金招股书失效,上市融资计划亦搁浅。
据悉,宝龙地产原打算分拆宝龙房托基金,加入港交所REITs市场,解决自持商业的负担重的困难,如今这笔资金也是遥遥无期。
在那篇《为黑铁镀金,宝龙地产成逆周期房企样本的三大法宝》,讲了一句“遭受行业流言袭扰的宝龙地产不同于一些债务缠身、商票违约、交楼困难的房企”。
言外之意便是,你们都暴雷了,就我们家没暴雷,媒体还没事老瞎给我们造谣。
但偿债高峰临近,面对巨额债务,宝龙地产确实开始顶不住了。不仅开始裁员、降薪,甚至开年后宝龙部分TOD项目处于停工状态。
欠钱就闷头还债,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何必整天整些没用的。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