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最没用的3种教育方法:讲道理、发脾气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望月思真 发表于 2018-12-8 16:4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望月思真
2018-12-8 16:41:11 3356 1 看楼主
● 历史上的今天 ●
在27年前的今天,1991年10月29日 (农历九月廿二),谢军摘取女子国际象棋皇冠。
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三种方法恰恰是当下许多家长和教师最热衷运用的。










而格雷姐姐却想告诉家长,别的三种方法,或许更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亲自做出良好的表率,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财富,也是孩子生命中得到的最美馈赠。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成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负责。
这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那么到了今天,什么是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的礼物呢?










01
第一件礼物是阅读
阅读可塑造孩子的智力、品质。
我相信,虽然家长对孩子的具体期望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地方也很多,那就是孩子一生健康、幸福。
这种大目标,通过“教育”所能实现的就是:第一给孩子良好的智力,第二给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人在智力方面可能有一些先天差异,但塑造智力的空间也很大。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其阅读量呈正比:阅读可拓宽见识,让人获得超越日常生活的知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这是他多年在教学一线研究和不雅观察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阅读不单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孩子的品质。任何一部书,只要是一本好书,往往都充满真善美的情怀,其核心价值不雅观也是正面的。这些东西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生活,倾听了众多的智慧,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其思想会更成熟,人生境界会更美好。
很多道德和意识问题,从根本上讲,都可以说是智力问题:有智力才有思考和反思的能力。由此也可以得出阅读的第三层功效——修复心理创伤。
一般来说,人们多少都带有某种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
父母和老师都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我们,生活和命运也可能对我们不公。有的人能战胜这些伤害,有的人则在暗影中伤痛一生。
一个从小建立了阅读兴趣的人,会有更好的自我治疗的能力。这一点,也是基于前面提及的阅读带来的智力和心理两方面良好的基础。
当然,阅读的功能不成能强大到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拆一座房子可能只需一把镐头,而盖一座房子则需要动用许多工具和手段。教育孩子也一样,阅读虽然非常重要,但还需要其它要素来配合。










02
第二件礼物是自由
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与犯错误权。
每当我谈到给儿童自由的时候,总会遭遇质疑。质疑者一般都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
它显示了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幼稚的阶段。
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需要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
怕孩子犯错误,凡事都要孩子按本身的想法来做,孩子一旦失败就大加指责,这样的家长,就是强权家长,他们对孩子“关心和付出”越多,对其自由意志的剥夺就越多。
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不雅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也就变成了空话。
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失去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自我认识和调整的信心。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自由的同义词不是放纵,而是选择力和判断力。
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们更清楚行为的边界在什么地方。
而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其行为只是放纵,而非自由。放纵是压抑的后果,是选择功能的失效。
这样的孩子内心薄弱虚弱无力,因为他丧失了对本身的掌控力。
能否给孩子自由,是成人能否有分寸地表达关爱、有质量地去教育孩子的一块试金石。
成人只有首先解放本身的心态,理解了自由意志在教育中具有何等价值,才能把“自由”这个无价之宝送给孩子。










03
第三件礼物是言传身教
家长的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我常收到家长来信,说本身的孩子跟小伴侣玩时,老打别人,讲道理没用,揍一顿也没用。还有人问,如何才能改掉孩子的坏脾气?
其实,这些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不是,却看不到本身给了孩子一个生气就打人、爱发脾气的坏榜样。而家长用行动告诉孩子的,远比言语告诉得多。
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三种方法恰恰是当下许多家长和教师最热衷运用的。
古人说得多好,“言传不如身教”,这六个字无人不晓,但有多少人会以此为镜,真正践行身教?
活在虚荣中的家长不成能教给孩子踏实,刻薄的教师也不成能教会孩子宽容。










为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你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
父母和孩子,是生命中最亲密的一种关系。现在大家已基本形成共识:给孩子好的教育就等于给孩子最可靠的财富。但到底给孩子的“教育”是什么,家长之间不同巨大。
这个不同,主要不是理念、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不同,而是教育手段的不同。
这些会决定你给孩子的到底是银碗、金马车还是良弓。
无论都市或乡村,贫穷或富有,高官或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亲自做出良好的表率。
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财富,也是孩子生命中得到的最美的馈赠!









文章来源:甘肃兰州反邪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董生 发表于 2018-12-8 16:42:1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董生
2018-12-8 16:42:10 看楼主
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望月思真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356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