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达六成,以发展民办教育推卸保障责任应追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曦晨忆 发表于 2018-12-19 11:0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曦晨忆
2018-12-19 11:01:28 7996 20 看楼主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通报了包罗耒阳市大班额问题、西安市民办中学“掐尖招生”问题以及银川市民办中学违规收取“择校费”在内的地方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问题,督促有关地区严肃整改,并要求各地切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通报》指出,一些地方在义务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公办民办发展失衡、履行政府职责弱化、少数民办学校违规办学等突出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和教育良好生态。




教育部的通报,是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监管职责,对地方政府不履行教育投入责任,纵容学校违规办学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而通报的典型案例,充分表露出一些地方长期不依法保障投入责任,导致教育生态被破坏的严重问题,值得深思。为何长期不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而没有被阻止、问责,根本的原因是,有的地方政府还存在错误的教育产业化思维,以及扭曲的教育政绩不雅观。不清理地方政府的教育产业化不雅观思维以及升学政绩不雅观,地方教育生态将很难得到恢复。

按照通报,湖南省耒阳市履行政府发展义务教育职责严重缺位,对公办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但同时向民办学校提供用地、补助等诸多优惠条件,民办学校过度发展、公办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民办初中学位占比超六成,大班额情况严重。本地将部分学生从公办学校分流到民办学校就读,引发群众不满,导致部分群众聚集上访。




从中可见,本地的教育生态已经破坏到了何种程度,要不是引发群体事件,估计还不会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允许发展民办教育,但由于义务教育的公益属性,政府必需保障基本的义务教育,不能推给市场,以发展民办教育为理由推卸保障义务教育的责任。

这本质是教育产业化思维。不成否认,教育中某些内容,有产业的属性,比如继续教育培训、职业培训,但公共基础教育,不能走产业化之路。这貌似以社会力量解决教育问题,但其实,用的是老百姓的钱,导致老百姓学费负担沉重,挤占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影响生活质量。

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只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按照《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一名学生在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求学,也应该享有和在公办学校求学的学生平等的权利,包罗生均拨款,也就是说,地方政府以为发展民办教育,让学生都到民办学校求学,本身就没有责任了,这是学校完全错误的。至于有的地方政府希望把教育作为地方支柱产业,这更是错上加错。

在笔者看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比例应该占90%,同时要做到所有民办学校学生都享有同样的生均拨款,这才是正常的义务教育生态。不然,民办学校比重过大,这些学校的跨地区招生,会导致择校热,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此,需要彻底清理地方政府存在的教育产业化思维。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纵容民办学校违规办学,除了这背后可能存在监管部门(人员)与相关学校的利益输送关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教育法律法规明确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后,一些地方政府觉得均衡与追求升学政绩的目标不符,因此,并不积极推进均衡,还给违规招生的民办学校开绿灯。义务教育阶段还设重点校、重点班也是同理。教育部这次通报的陕西省西安市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疏于办理,一度允许一些民办初中违规采取小升初综合本质测评、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点考”等方式掐尖招生,使其在体量、质量上与公办学校拉开较大差距,催生民办学校“择校热”这一问题在全国各地都必然程度存在。各地的所谓民办名校,大多是升学名校,强调应试。而非给学生提供差异化选择,有不同的办学特色和个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针对民办学校违规办学的治理,都会引来社会舆论的质疑,诸如这是打压民办教育,按捺社会力量进入民办教育等等,而其实,依法依规办学的底线,规范办学与打压是两回事。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和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教育领域也不矛盾,社会力量进入民办教育领域,不能变为让老百姓在纳税后再掏大笔钱才能入学,这就是义务教育阶段不能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原因。

教育是基本的民生工程,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公平角度看,必需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与保障力度,从质量角度说,必需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让我国基础教育摆脱升学模式。这样,公办学校保障基本的公平,而民办学校也才能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思如 发表于 2018-12-19 11:14:40 | 只看该作者
21#
思如
2018-12-19 11:14:40 看楼主
支持此篇文章。义务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民办学校根本就不能存在,义务教育经费更不能拨款给民办学校,纳税人的款是用于全民公益基础教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kytt 发表于 2018-12-19 11:14:06 | 只看该作者
20#
kytt
2018-12-19 11:14:06 看楼主
公立与民办很难达到平衡,民办学校(包罗高中)年收学费一万元,还要交校服费、活动费、水电费、住宿费、资料费、班会费、周末补课费等,即使如此,学生人数仍然爆满为患,且生源优质,学校有办学自主权,在待遇上较能刺激老师的积极性,学校财务开支灵活,没有过多的限制,在学生办理上,遇到屡教不改的学生可以劝退,在招生方面可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很容易招到优质的生源。而公立学校条条框框较多,资金还不及时位,各种与教育无关的事也多,对教育投入精力不足,拿什么跟民办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萿淂佷蔂ぐ 发表于 2018-12-19 11:13:23 | 只看该作者
19#
〃萿淂佷蔂ぐ
2018-12-19 11:13:23 看楼主
撤民办,才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朕射你无罪 发表于 2018-12-19 11:12:48 | 只看该作者
18#
朕射你无罪
2018-12-19 11:12:48 看楼主
那只能证明民办学校适应了市场需求和人民需要,公立学校浪费人力物力却效果甚微!世界各国教育也纷纷证明,私立应该是教育发展的主力,公立辅助发展帮扶弱势群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翊v殘 发表于 2018-12-19 11:12:22 | 只看该作者
17#
翊v殘
2018-12-19 11:12:22 看楼主
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恶果慢慢地显现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wei450391168 发表于 2018-12-19 11:11:51 | 只看该作者
16#
wei450391168
2018-12-19 11:11:51 看楼主
全国都是如此,教育太乱像,家长很迷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忧伤美人 发表于 2018-12-19 11:11:08 | 只看该作者
15#
忧伤美人
2018-12-19 11:11:08 看楼主
说起这个我有话说,我女儿所在民办私立学校与公办学校一墙之隔,公立初中校长是民办私立初中的董事长,就这样这个公办初中对学校办理跟不负责任甚至很乱,没有办法家长想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被逼选择高额的学费的私立学校,这样不违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拉shou团购网 发表于 2018-12-19 11:10:37 | 只看该作者
14#
拉shou团购网
2018-12-19 11:10:37 看楼主
浙江台州临海市也是啊,还以为全国都这样,本来有不是这样的地方吗?这不是必然的么,公立初中按规定只能划片招生,跨区域招生到不是说完全不行,但一年没几个名额的,如果只有公立那没什么,也算促进了教育公平,每个学校学生都有好有差。但好生以及他们家长哪个会甘心跟那帮成绩不好的在一起读书,课堂上吵,上课的时候老师还得照顾那帮人一直讲基础,这基础内容本身一看也能学会了将来考试怎么跟其他学校的比。没准本身还得受那些大家厉害的人的欺负,受欺负告学校对方还没啥事儿,转天回来叫一大帮人,被堵校门不敢出去。实在没得选那只能忍了,这时候有民办学校出来了,掐尖儿,好的学生才能读,差点的学生要交高价读,还要差的学生得拖关系交高价读。这里面注重学习的人至少在一半以上,只要本身好好学习,成绩跟的上,就不消太担心受欺负,至少不消担心某某某突然拿出根铁棍打你。真被打了告老师也能有比力好的庇护,对方关系不硬的还没准让转走了。这时候你怎么选,你作为家长怎么选。我们这本来一个全地级市都是数一数二的城里的公立初中,政策一下来,直接成了和乡下公立初中一个结果,要知道那些老师本来教出来的孩子上的都是数一数二的高中,最差的也能上个中等的高中。现在却是上中等高中的得是学校里排名最前列的。尖子生没一个进公办的,全部进民办,连较好的学生都没几个。最恐怖的是所谓的公立民办中学,里面的老师是在编教师,工资财政发,学校却是按民办搞收费一万一学期。感觉就是用政府资源给别人赚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麦前金服 发表于 2018-12-19 11:09:52 | 只看该作者
13#
麦前金服
2018-12-19 11:09:52 看楼主
民办学校利用奖学金吸引优生,又不受义教段学生在校时间限制,无早晚辅导限制,无过多教辅资料限制,公办中小学教学质量根本比不上,过不了多久,公办中小学必被抵垮(除非特别优秀的,也可以违规掐尖的)。以后私立学校成为精英教育,大部分公办学校及其学生成为弱势,严重破坏教育均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曦晨忆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7996 | 回复:2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