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论坛:把脉中国教育:到底谁病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岳松 发表于 2019-3-5 13:1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岳松
2019-3-5 13:12:13 7929 20 看楼主








把脉中国教育:到底谁病了?

中国人似乎生来就焦虑,幼儿园是竞赛的起点。之后,拼钱,拼权,拼分数,拼成就,一路拼得头破血流。这两年,上大学似乎越来越容易了,高考录取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上升到现在的70%以上,但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似乎并未减弱。只不外,本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的是上大学的名额;如今,变成竞争进名校,进211,985,拼赢了才算是胜利过了“桥”。

社会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在其新著《吾国教育病理》中,比力了各国教育道路异同。他指出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是“竞争过于惨烈”。他将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称为“军备竞赛”。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教育的发展和扩招,说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是办理者捞取的政绩。教育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促成,而是学历“军备竞赛”所使然。过度竞争导致了学习的异化,如,拿到学历却常常找不到工作。

书中这样说:“进入高校是一个象征,但其价值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开始贬值。这是数学的铁律。较多的人上了大学,意味着本色的竞争被推迟到下一轮。大学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足,要竞争研究生学历了。这是地道的军备竞赛,它意味着学生在时间和金钱上的加倍投入……这相当于延迟了竞争。”

“录取书和学历的增发,实际上和钞票的滥印异曲同工。”郑也夫认为,滥发钞票是对公民财产的掠夺,不负责任的扩招导致的是学制的延长,青少年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这些比物质财富更为宝贵。并且,人们在教育上时间和金钱的加倍投入,显然更有利于权势阶层及殷实家庭的子弟。事实上,一些底层人群在评估了教育的投入和产出后,在“毕业即失业”的现实面前,选择了放弃高考,甚至放弃了中学。

在这种学历“军备竞赛”的氛围下,学生一入学便加入了竞争。“青少年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应该感到身心愉悦才对。他们应该玩很多本身想玩的游戏,包罗智力游戏,应该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可是‘军备竞赛’让青少年很早就变得很功利。他们要考大学,并且要考好的大学,他们在这种压力下拼命学习。许多孩子甚至认为考不上名牌大学就是失败,整个制度造就了大批失意者。”

缓解竞争要釜底抽薪。经过诊断,郑也夫开出了两个药方:分流和放权。

分流,即,引导一部分人走职业教育的道路,缓解高考的激烈竞争。“早分流应该是正确的选择——不要让这么多人陪绑‘科举’,有些人可以走别的道路。”

但我国职业教育一直未能有效发展,这主要有两个障碍:一是白领和蓝领在收入与社会地位上的悬殊差距。二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家长的期望落在唯一的孩子身上,这在必然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如果将教育比作篮子,大学就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所认定最好的篮子。他们只有一个鸡蛋,岂能不放入最好的篮子中?”郑也夫在书里举了很多传统社会的例子,如,曾国藩的家庭。曾家五兄弟,只出了一个进士,一个秀才。如果说在古代,家庭分流更多地考虑到经济负担,现代社会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个性和特长。

所幸的是,现在社会已经开始意识到“分流”的重要性。比来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便是要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一为学术型人才,在高中阶段由学生自主选择。这种改革可谓与郑也夫的想法不谋而合。

放权,即,走出行政化和大一统,形成多样化的教育,培养多样化的人才。郑也夫认为,中国教育的特征是行政化,大一统,学校垄断了教育,灭绝了教育方式的多样性,进而使得选拔标准单一,所有人都通向高考这条独木桥。标准化的教学,标准化的考试,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都成了考试机器,兴趣和创造力都被扼杀和摧毁。

郑也夫在书中提出,只有罢休让社会办教育,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还可以开创多样化的教育模式。 该书沿着分析教育病理这条主线,别离论述了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如,科举制下的家庭教育选择,独生子女政策下的父母集中性投资,以及乡村士绅、官员高学历、社会形态、教育特征、选材标准、教育模式,等等,表现出一个社会学家看教育问题的独特视野。

西医治表,中医治本,病入膏肓的中国教育,需要中西医综合诊治,切中病根。郑也夫做了这样的尝试。他的分析和诊断也许是一家之言,还需要多家会诊,但他对中国的教育发展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yanxin99 发表于 2019-3-5 13:27:00 | 只看该作者
21#
yanxin99
2019-3-5 13:27:00 看楼主
教育产业化。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允许民办,之后民办如鱼得水,赚了多少钱呀!民办中小学为了生源及价格,还注意点教学;中专以上的民办学校,就是赤裸裸的卖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阿科 发表于 2019-3-5 13:26:20 | 只看该作者
20#
阿科
2019-3-5 13:26:20 看楼主
大学学什么,毕业后不干什么,是教育的最大浪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fenaini 发表于 2019-3-5 13:25:35 | 只看该作者
19#
fenaini
2019-3-5 13:25:35 看楼主
建议教育三点改革:
1.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全部免费教育!
2.大学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线录取!
3.大学宽进严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呵呵_哈哈 发表于 2019-3-5 13:24:39 | 只看该作者
18#
呵呵_哈哈
2019-3-5 13:24:39 看楼主
企业招生国家公务员招生只看高学历。不看工作能力和社会实验能力。有些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学习机器,能顺利进入高節企业,反之因文凭相对低但有专业特强的有为青年都排挤在外。如高中好多成绩较差的学生但走上社会都比那些学霸更有成就,就足以说明。学历与能力不是相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ヅ叚娤 发表于 2019-3-5 13:23:47 | 只看该作者
17#
ヅ叚娤
2019-3-5 13:23:47 看楼主
改革开放40年教育事业功不成没,但是弊端也不成辟免,也可以说这四十年是粗放性的教育摸式。高考录取率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0%到现在高考录取率的70%可以说是一个量的飞越。现在要达到一个质的飞越就必需创新改革。要补短板,我国教育短板,幼儿教育的缺失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我国的国情与外国不同,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公益事业,不搞营利性的,国家必需加大投入,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中小学、幼儿教育是人才的育苗基地,教师就象园林师,必然要有一个舒适环境,静下心来栽培每一棵幼苗。第一,我们必然要在创造育苗基地上加大投入。第二就是在培育园林师上加大投入。第三决不能一轰而上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jon777 发表于 2019-3-5 13:23:00 | 只看该作者
16#
jon777
2019-3-5 13:23:00 看楼主
看看我们中国古代的教育吧。
我们古代的教育把人放到天地宇宙的背景中去进行教育。比如说儒家的教育目的,能够让人具有参赞天地化育的胸怀。这样的教育,让我们中国人具有宇宙的意识,让我们中华的文明具有宇宙文明的特征。
我们古代的教育,能够对每一个民众进行教育,让教育普及于社会,让教育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这就是中国人常常说的:道在日常之中。
中国的古人教育,能够让人终其一生都在体道体解大道。教育不仅仅限在于学校。
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得到一个好的工作。现在有一个词叫:教育功利化。这就是说,现在的教育已经没有一点智慧的气氛。这是我们长久以来丢掉古老传统智慧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ANVY 发表于 2019-3-5 13:22:13 | 只看该作者
15#
ANVY
2019-3-5 13:22:13 看楼主
军备竞赛的原因这位专家看的还不够全面,所以给出的诊断方案不单不会切中要害,还会使中国教育病入膏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医者仁心—华仔 发表于 2019-3-5 13:21:31 | 只看该作者
全面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教育以迫在眉睫,借鉴古圣先贤的教育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谢三哥 发表于 2019-3-5 13:21:00 | 只看该作者
13#
谢三哥
2019-3-5 13:21:00 看楼主
在现实社会里,真正能读书的人数并不多,占到20%,已经很多了。但是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来说,都有一个共同而坚定的逻辑思维和行为做法:只要肯投入资金,肯花钱本身的孩子就能成才,就能拥有文化知识财富,就能出人头地,大家想想这可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岳松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7929 | 回复:2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