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实施,江苏这些城市迎来大发展,徐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KEN 发表于 2019-4-15 11:4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KEN
2019-4-15 11:49:23 6374 0 看楼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年)》(发改经贸〔2019〕578号,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印发,标识表记标帜着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和建设,关系到各大中心城市的能级提升、资源配置,可谓国家定调,因此备受关注。如能入选国家物流枢纽,不仅意味着交通枢纽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如港口、高铁站、机场等重大设施载体的加码。

哪些城市能成为国家物流枢纽?

已投入运营、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较大、区域带动作用较强、在行业内具有必然影响力,满足这些条件的物流枢纽,可以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建设。

上面已经提到,成为国家物流枢纽,这可是个美差。有条件的城市想必都编制了一些方案上报。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将在各地编制的建设方案基础上,统筹研究确定第一批15个摆布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第一批只有15个摆布,如何分配?

少数服从多数,地方需求配合国家战略。首先必定会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要。



江苏省已列入国家物流枢纽规划的城市是哪些?

国家物流枢纽的类型有所不同,其功能定位也相应差异。国家物流枢纽分为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办事型商贸办事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等6种类型。

南京、徐州,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主要为保障区域生产生活、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畅通国内、联通国际的物流组织和区域分拨办事。

南京、苏州、南通、连云港,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主要为港口腹地及其辐射区域提供货物集散、国际中转、转口贸易、保税监管等物流办事和其他增值办事。

南京,是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主要为空港及其辐射区域提供快捷高效的国内国际航空直运、中转、集散等物流办事和铁空、公空等联运办事。

南京、无锡、苏州,是生产办事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主要为工业、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供应、中间产品和产成品储运、分销等一体化的现代供应链办事。

南京、南通,是商贸办事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主要为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商贸活动、城市大规模消费需求提供商品仓储、干支联运、分拨配送等物流办事,以及金融、结算、供应链办理等增值办事。



徐州






徐州建国际陆港的优势

地利

既然是港口,那就是大交通的一部分。徐州,众所周知,水陆空具备,并且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谈能不能建国际陆港。

而另一个重要的地理优势在于,徐州靠近连云港。在早前一篇徐州君的一篇文章中,很多专家认为:江苏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上,是“一带一路”的枢纽,而徐连两市是这个枢纽的支撑点。

而这两个支撑点任其一不太可能实现质的飞跃,但如果实现同城化协同发展,效果就十分明显了:实现两座城市的优势互补,形成港口和开放优势(连云港)、产业和物流优势(徐州)的叠加效应。

也就是连云港需要徐州综合运输枢纽、区域性物流中心和货物资源地。

而徐州只有内河港,开放型经济发展受限,进一步扩大东西双向开放需要连云港港口,迫切需要将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的办事功能延伸到徐州,实现资源共享。



人和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支持徐州建设国际陆港。

他鼓励徐州要建设国际陆港,打造东西双向开放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统筹考虑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坚持陆港、海港、空港和内河港联动建设。在向西看的同时,徐州可以和东侧的连云港协同起来,依托连云港30万吨港口打通向东出海口,连通日韩和台湾地区。

此外,徐州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综合保税区的获批并开建,为建设国际陆港,提供了产业基础支撑。



天时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建设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徐州要建什么样的国际陆港?

此前,市委书记周铁根指出,国际陆港的建设,从物流体系构建上,要找准定位加快融入国际、国内流通体系,依托中欧班列和连云港港口,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物流联系,深化制造、进出口、仓储、商贸等产业的国际合作,在交通连接、产业规划等方面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不竭拓展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等产业协同发展的空间。

在开放体系构建上,要完善国际陆港的口岸功能,创新海关监管方式,安身打造江苏中欧班列汇集点,建设东西双向开放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广泛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新优势。

把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打造成为智能、环保的物流枢纽和开放平台。



国际陆港之于徐州

如果借鉴西安的成熟经验,结合徐州地方,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十分值得期待。

首先规划建设区域面积,从西安国际陆港的体量上来看,徐州淮海国际陆港的规划面积应该是目前城区面积的十分之一。

这个面积有多大?比新城区大多了!

其次,对未来几年徐州经济增长有极大地助力。有多大?2025年徐州GDP破万亿!

再者,除了运输体系建设、功能设施配套、口岸功能定位、产业规划布局等方面,借鉴西安经验,还将配建大量公共附属设施。比如,体育运动场所、公园等等。



南京






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定位于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南京通过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升级版”和“综合运输办事升级版”,交通枢纽的首位度正在得到提升。



南京物流、电商、快递等传统交通枢纽产业稳步发展,全市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和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邮政快递办事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拥有4F级飞行区,两条3600米平行跑道,两座航站楼,国内、国际两个货运中心,一座综合交通中心,保障能力可满足年飞行36万架次。

铁路方面,南京高铁站有2座,铁路运营里程为476公里。

江苏高速公路综合路况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一,南京同时也是江苏高速公路国土密度最大的城市。



港口方面,南京港是亚洲最大内河港口之一、主枢纽港和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是我国沿海主要的港口,也是长江流域水陆联运和江海中转的枢纽港,港口基础设施条件,如万吨以上泊位数量与华南最大的综合性枢纽港、全球港口第六位的广州港比拟差距并不大。

各大枢纽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禄口机场与相关口岸共同推进“南京智慧口岸信息化建设”,加速开启优化南京空港口岸办事环境。

从海港枢纽方面,按照“一带、两核、三片区”的空间布局安排,南京港不才关建设航运总部集聚区,开设了航运办事中心,建设口岸一站式办事大厅,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整合,形成以公共物流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和支撑的总部办事区。



苏州






近日,苏州中欧班列与太仓港海铁联运过境通道开通。这是苏州积极构建的“苏南公铁水”项目的一个应用案例。

每个城市梦,都希望成为超级物流枢纽。因为物流背后,往往是制造、商贸、人才、金融资源的汇合。放眼国际,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金融中心,几乎都从物流枢纽演变而来。



按照国家规划,未来的中国国家级物流枢纽应当具备这几个特质:一是在标准化的规范下,综合考虑多种物流运输方式的特性,实现多式联运的顺畅运营;二是信息共享、各方基本办事信息要素互联互通,物流枢纽要真正成为这一区域各要素的大脑中枢;三是物流枢纽建设运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混合所有制业态广泛存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经营理念或先进技术发挥关键作用。

对照这份标准,苏州距离超级物流枢纽城市有多远呢?



苏州毗邻上海自贸区,集“公铁水”资源于一体。市内国省干线公路、航道纵横,拥有太仓港、张家港、常熟港等三个一类口岸。目前,苏州白洋湾地区周边,围绕铁路货运西站和内河港,已形成“公铁水”运输资源的物理集聚。同时,苏州作为国际知名的制造业基地,是重要的国际、国内货物集散地,运输需求十分旺盛。

但是,苏州的缺点也同样明显。首先是区位优势并不突出,在六大类枢纽城市中,一些基础条件、区位好的城市得以身兼多种形态的国家物流枢纽,而苏州只承载了港口和生产办事两种形态。更大的痛点在于,时至如今苏州仍然没有一个属于本身的机场。虽然周边有多个机场可以提供办事,但是从建设超级物流枢纽城市的角度来说,这恐怕是一个很难视而不见的缺漏。



南通






按照“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和组成部分、‘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基地”的定位,近年来,“枢纽南通”建设正在迈开历史性的步伐。



公路方面,至2020年力争形成宁启高速、锡通高速、海启高速“三横”,沿海高速、通洋高速“两纵”和九华-平潮、机场高速“两联”的高速公路网,使南通连接上海、苏南的跨江通道和全国主要城市的通道更加快捷。

市域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实现高效互联互通,构建起“外成环、内成网”的交通网络,形成公铁水空管多式联运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方面,按照“高铁建枢纽、普铁成网络、客运通四方、货运联江海”的战略构想,除了加快沪通铁路、盐通高铁、宁启铁路二期和火车西站的建设外,还将力促通苏嘉城际铁路的开工建设,并加快京沪二通道、北沿江高铁、上海-南通跨江铁路通道,以及洋吕铁路及通州湾疏港铁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航空方面,南通机场已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更名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

由当年的一条航线,目前已通达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国内30多个重点经济城市和旅游城市,开通大阪、曼谷、芽庄、台北等多条国际(地区)航线。

去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迈入全国主要机场行列。

目前,机场新航站楼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明年投入使用后可达到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的能力。

港口方面,作为一座已进入“江海时代”的现代化港口城市,目前,南通市正在积极推进港口办理一体化、港口经营一体化和港口集疏运一体化,不竭完善重点港区集疏运体系,有效增强港口多式联运功能,力促综合交通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

构建高效的江海河联运体系,着力完善海运直达、江海转运、内河集散三大运输体系,实现以水水中转为特色、集装箱和大宗物资为重点的运输办事一体化;

提升港口物流办事功能,强化“区港联动”,从而将物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连云港






2018年,江苏省制定出台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意见,着力打造连云港战略支点,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建设高标准推进。



2019年,江苏将打造连云港战略支点,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推进贸易投资便当化,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打造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田”,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支点,进一步让发展机遇落地落实。



本年,连云港将继续推进连云港战略支点建设。具体地说就是要深入推进经贸、旅游、科技、文化等国际交流合作,不竭扩大连云港在海外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连云港市要做好“两基地”建设,抓住连云港市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机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港航路园,完善口岸办事功能,发挥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助力“一带一路”标杆示范项目建设。

无锡






无锡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着眼三个方面来谋划和推进。
    安身无锡、跳出无锡,坚持以我为主,加强自主规划,着力提升无锡城市能级。进一步放大无锡作为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加强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扬子江城市群等规划的衔接,提高无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全国全省规划中的地位。从提升无锡城市核心竞争力出发,抓紧推进无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无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近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全面提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标综合交通网络构建:一举突破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年停滞期。目前同时在建苏锡常南部高速无锡段、常宜高速、宜长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地铁1号线南延线和3号、4号线等3条地铁;蠡湖大道、凤翔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城市路网“毛细血管”进一步打通。

去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超百亿元,为“十二五”以来最多的一年,“十三五”期间基础设施投资将比“十二五”翻一番多。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航空货运设施水安然安祥发展规模不竭提升,已成为具备全域双向开放功能的国际航空口岸,在长三角区域、全国范围排名逐步提升。



国家将选择127 个具备必然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建设 212 个国家物流枢纽,包罗 41 个陆港型、30 个港口型、23 个空港型、47 个生产办事型、55 个商贸办事型和 16 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将是第一批呢?徐州有希望吗?

来源:守望家园综合江苏城市论坛、这里是徐州、苏州日报、无锡博报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KEN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37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