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微影评:春蚕到死丝方尽—电影《桂香街》不雅观后(作者:沈向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8-27 07:2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8-27 07:23:10 6014 0 看楼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我在看完电影《桂香街》后,脑海里突然浮现出来的诗句。我认为这就是影片里的主人公——“小巷总理”许巧珍的真实写照。

电影《桂香街》是按照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的小说改编的,所叙述的故事都是常州市钟楼区原南大街街道吊桥路社区党委书记许巧珍的先进事迹。电影《桂香街》由著名演员吕丽萍、句号和常州籍青年演员牟珈乐主演,青年导演石磊担任编剧和导演。电影《桂香街》紧扣“信仰与信念”内核,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雅观,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的根本宗旨。

女研究生春天因撰写毕业论文的需要而到桂香街实地调研,电影《桂香街》通过春天协助许巧珍办事居民、化解基层矛盾、完成大运河申遗……来反映社区工作的艰辛和从事社区工作的不易。

出生于1931年的许巧珍,1994年退休后婉拒了一份高薪工作,成为常州的一名社区干部。当时,社区基础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治安状况也不抱负,不少居民下岗失业,许多家庭面临生活困难……许巧珍给孤老理发洗澡;为社区租户子女联系学校;为困难居民寻求慈善资金、鼓励他们创业……就这样,许巧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为人民办事”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上。哪里有困难群众,哪里就必然有许巧珍的身影。许巧珍说:“我们一次上门,胜过十个电话。”她做得比说得还好!

许巧珍记得每一个居民的事,摸得透每一个居民的脾气,知道如何跟不同的居民沟通。在社区工作看起来没有大事情,可是居民的每样事情对许巧珍来说那都是大事情。社区群众的事,许巧珍记得清清楚楚,可是对于她孙子过生日、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之类的家事,她却总是忘得精光。许巧珍还致力于国家的大运河申遗项目,她对运河的情感,也如运河一样源远流长……

电影《桂香街》让广大不雅观众跟随女研究生春天的脚步,走进了许巧珍的生活里:说她普通,因为她是一个普通的老奶奶、一个普通的老邻居、一个普通的老伴侣。说她不普通,她是桂香街所有孩子最慈爱的奶奶,她是桂香街所有居民最亲密的邻居,她是桂香街所有人最信任的伴侣。谁家有了解决不了的矛盾,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这位爱穿红色衣服的“红衣奶奶”。

多年来,许巧珍本身掏钱为社区居民买东西,她的工资月月光:儿童节给福利院的孩子们备礼物,中秋节给孤寡白叟送月饼,到大过年的又是一包包的年货……就连社区居民的婚丧嫁娶都少不了许巧珍,居民都称其为“赔本书记”。这些年来,社区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路净了,地绿了,环境美了,更可喜的是邻里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社区更加和谐了。这位63岁起做“小巷总理”,一干就是21年的白叟,直到临终前依旧牵挂着社区里的大事小事。许巧珍先后获得了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国家和省市级荣誉18项,她按照实际工作经验创造的“7+工作法”在基层工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5年许巧珍因病去世,被中宣部追授为“最美基层干部”。

许巧珍是大写的人!许巧珍的人生不仅有着今天的高峰,她还有着辉煌的过去:在火热的青春年华里,常穿着一身红裙的许巧珍斑斓热情,先后在上海荣丰纱厂、常州国棉二厂工作过,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纺纱中,创下了一天111台纱不竭头的全国纪录,先后4次参加全国劳模群英会,两次受到毛泽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周恩来总理曾对她说:“纺织工人让全国人民有衣裳穿,很了不起!做一名纺织工人很光荣!”

电影《桂香街》的画面很美——国棉二厂车间里,许巧珍在纺机前十指翻飞,高超的纺纱技艺令人叫绝;运河石桥上,副厂长顾江南赠送许巧珍专注纺纱的照片;桂花树下,顾江南拿出标致梳篦愿许巧珍梳去一生懊恼;许巧珍身穿红裙,与顾江南翩翩起舞的模样让人回味阿谁年代的纯真情感……

常州是我的老家!电影《桂香街》呈现了一个唯美诗意的江南——古运河畔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图景:那白墙黛瓦、从古时走来满是烟火气息的江南小巷子、还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英雄孙老太爷制作的精美梳篦……无不令我倍感亲切。电影《桂香街》用镜头把江南文化韵味、水乡特色、古运河风光淋漓尽致地表示出来,让不雅观众大饱眼福、心驰神往。

扮演晚年许巧珍的著名演员吕丽萍在开拍之前特地去了许巧珍工作过的地方体验生活,亲眼看了满墙的锦旗,亲手翻了许巧珍的工作日记。她说,将心怀敬畏之心,演绎好这位基层党员干部的角色,把许巧珍这个形象绝不怠慢地呈献给全国不雅观众。身为北京人操惯了京腔的吕丽萍在影片中能说一口江南音调的普通话,着实不易。我要为她的敬业精神点赞。

只要心中装着老百姓,把他们的事当成本身的事来办,就能做好群众工作!老百姓心中永远有杆秤。谁对百姓亲,百姓都明白;谁对百姓好,百姓给谁爱。“小巷里有一团火,那是你奔波的身影。小巷里有一对星,那是你慈爱的眼睛。你分千人忧,你操百家心……”100分钟的电影在真挚感人的片尾曲中落下帷幕,我的情绪依然深深地沉浸在剧情中,为许巧珍的离开而哀痛。许巧珍走了,女研究生春天来接她的班了,我相信桂香街会依旧飘香、桂香街的明天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601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