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把跷腿称为二郎腿?一直跷一直爽,但对健康的危害也不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也曾相识825 发表于 2020-9-18 14:5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也曾相识825
2020-9-18 14:59:39 3640 0 看楼主
这几天工作处于持续忙碌状态,药师基本一坐就是大半天,光是坐姿,就得调整个八九十次。

而我本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坐着坐着二郎腿就会很自然地跷起来,老实说,你们是不是也一样!



说来也奇怪,跷二郎腿的习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的,但就是一时跷一时爽,一直跷一直爽!!

今天药师就来和大家聊聊为什么跷二郎腿这么爽,以为跷二郎腿对我们的身体有没有什么影响,有这个习惯的人一定要认真看下去!

首先,为什么把跷腿称为二郎腿?





难道是二郎神发明的这种坐姿?还是一个叫二郎的人发明的?

你还别说,还真的是!

诗人流沙河曾撰有《二郎腿的解释》一文,饶有风趣地解释了二郎腿的来历。他指出:“二郎腿不但川省有此说法,外省也有。这是二郎神的坐姿。鄙人故乡川王庙正殿上所塑二郎神像,以及吾蜀都江堰二王庙旧时二郎神像,皆如此状。”

流沙河又指出:“二郎其人,传说是秦时郡守李冰的次子,助其父凿离堆,斩蛟除害,死后封二郎神。《封神演义》有二郎神杨戬,由传说而小说,更荒诞不经了。二郎神的坐姿绝对不合儒家规矩。”

他还说“所谓跷二郎腿,用专业术语说,应是禹步。相传禹治洪水,十年不入家门,患得偏枯之病(偏瘫),一腿僵死,成了跛子。少时曾见巫师作法,一脚跳行,一脚跷起,谓之禹步,就是在摹拟禹。都江堰的二郎神像塑成坐姿,右腿架搁左腿之上,也是在摹拟禹。前世纪的八十年代,改塑成立姿,手持锹铲,二郎腿也不见了,神秘之感丧失殆尽。旧塑留着远古神话尾巴,表明我们从何处来,也算尊重古文化吧。改塑成修水利的民工,使二郎腿一词失据,后人难以考索,实在不值。"



为什么跷二郎腿会让人觉得舒服?


从医学角度讲,当人们坐下时,跷二郎腿可以调整人体的重心,使人们坐着的时候更加稳当。其次,跷二郎腿可以暂时的缓解下肢和足底肌肉,使肌肉群得到短暂的放松。还有,跷二郎腿看上去更潇洒,显得更有范,所以很多男士喜欢坐着的时候跷二郎腿。

美国进行过一份非正式调查,发现有近50%的女性只要是坐着就会跷腿,而有21%的男性则是不时会跷起二郎腿,展现自己的轻松与自信。







跷二郎腿有哪些危害?


1、损伤腰背肌肉和脊椎

人在跷起二郎腿时,骨盆会带动脊椎旋转,造成肌肉拉伸,导致脊椎左右两边的软组织被动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容易带来背部肌肉疲劳、酸痛,甚至可能造成脊椎扭曲或侧弯。




2、有损膝关节健康

跷二郎腿不会使你马上得骨关节炎,但是由于增加了膝关节内部结构的压力,使软骨的营养障碍、磨损增加,对软骨结构已经有不同程度退化的老年人来说,会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




3、可能引发腿部静脉曲张或血栓塞

静脉曲张是指下肢的浅静脉由于血液回流障碍形成的静脉壁扩张、成结节团块状。所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的因素都会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比如长期站立、静脉血栓、静脉瓣功能不良等。

跷二郎腿使得位于膝关节前内侧的大隐静脉和位于膝关节后侧的小隐静脉更容易受到压迫,使得血液回流不畅,确实可能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

对于一般的健康人,只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的保持跷二郎腿的姿势,是不容易患上静脉曲张的。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已有下肢水肿、静脉曲张等疾病的患者,请勿跷二郎腿。




辟谣 !


1.跷二郎腿引起生殖问题?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会影响生殖能力,当然久坐+跷二郎腿会增加妇科炎症几率倒是有可能,但也注意清洗就好。

2.跷二郎腿导致屁股变大?

就算不跷二郎腿,屁股该变大还是会变大……主要跟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有关。

3. 跷二郎腿会让脸变大?

假的,我看说这话的人才是脸大吧……这句的存在就是为了糊弄看不懂这些信息真假的人,哦,脸变大有可能是胖了。




跷二郎腿确实会增加诸多疾病的风险,但这是日积月累的慢性过程。因此建议健康的朋友减少跷二郎腿的次数、时间。

为了避免跷二郎腿导致的各种伤害,建议大家单侧翘腿的姿势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就要换腿或变换坐姿,翘腿时也切忌两腿交叉过紧。而已有相关疾病比如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曲张、骨关节炎的朋友,请杜绝跷二郎腿的坐姿。

说一千道一万,能不跷就别跷,能不久坐就不要久坐,经常变换姿势是王道,常伸展肌肉好处多。

如果是需要久坐的人,应该选择高度适中的椅子,并在座椅下准备脚凳,让双脚可以舒服的伸展平放,或是在一段时间后将两脚向前伸直。而久坐者每半个小时应该要起身运动,避免下肢血液循环不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也曾相识82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64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